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为什么中国年轻一代都“晚婚晚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8-15

现在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就拿我自身来说,也已经有27岁了,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甚至连想结婚的念头都没有。促成这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结婚所要面临的房子、车子问题就难道了很多在外拼搏的年轻人。很多人大学毕业就已经23、24岁了,这个时候正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嫁给这样的年轻人。所以年轻人需要努力工作,可是一两年又不能做出什么成绩,所以他们结婚的时间久往后拉长。等自己稍微能够站稳脚跟才会想到要结婚。这个时候我想他们的年纪也有了27、28岁了。这就是我们口中说的大龄青年了,毕竟在过去20岁左右当爸爸的人比比皆是。

第二,拿我自己来说,单身的这几年里,去过不少地方,没事会去听偶像的演唱会、学游泳、学吉他、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我担心一旦我找了女朋友,结婚生子。那么我的生活重心就完全倾向了家庭,这样我自己的时间会相对的少一点。其实说白了,就是还没有做好结婚生子的打算,心里还是想多出去走一走。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身边有很多还没有做好结婚打算的人早早的就结了婚,可是婚后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的美满。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天都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虽然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但生孩子的事是父母两个人的事了,如果自身还是个孩子又如何能照顾好那个小孩呢!

第2个回答  2018-08-07

作为90后,我身边有一些同学朋友已经结婚生子,但更多的还是希望“晚婚晚育”,虽说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但我国年轻一代希望晚婚晚育是趋势。

首先,近几十年来,国人对教育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就不用说了,普通人及农民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孩子们都上学读书,深知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重要性。并且近些年大学扩招,上大学的门槛低了一些,所以上大学读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18岁开始上大学,读书出来就22岁了,再稳定工作,稳定感情,结婚就自然而然会变晚。

其次,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以自我为主,觉得不结婚的生活就非常好。可以自己赚钱自己花,跟朋友出去吃饭旅游,养猫养狗当自己的儿子女儿,结了婚还要应付家庭,维系感情,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不管是逃避还是不负责任,总之年轻人对婚姻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很多人不仅不想结婚,恋爱也不想谈,所以更多人就晚婚晚育了。

最后,不仅对婚姻消极,现在更多的人非常恐惧生孩子,其实我自己也比较恐惧,我们接受了很多开放的思想,懂得了责任的重要性,知道养育一个小孩有多么难,教育资源是多么稀缺。并且我们年轻人更加懂得自己爱自己,生养一个孩子非常痛苦,我自己是不希望经历这些,但是我们都是普通人,这是必然会经历的。

第3个回答  2018-09-11

晚婚晚育,不仅仅是中国的世纪大难题。

第一,人类已经进入了单身时代。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美国50%以上的成年人处于单身,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在世界范围内,单身独居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目前看来,这个趋势无法逆转。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化,年轻人已经不再把结婚生子作为人生的首要选择。

第二,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

我们周围的朋友,即使早早结婚了也迟迟不生孩子。还有一些朋友,生完了一胎不愿意再生二胎。

为啥不敢生?养不起。

在国家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老百姓会养不起孩子?当然!虽然工资水平在缓慢增长,但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困扰年轻父母的除了奶粉钱,还有教育资源,时间成本。

记得某位高考状元写了篇文章,大意是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今天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

第三,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压力大。

这件事也是老生常谈了。一对小夫妇要负担双方父母,加上生养孩子,逐年上涨的房价、物价,要养活这7、8口人不容易啊。

按照普通人现在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压力不是一般般的大。

说到这里,我一定要感谢一下个人税收政策的调整。想想从前那3500元的起征点,真是一把辛酸泪。本来钱就赚得不多,超低的起征点让我们更穷。

第4个回答  2018-08-07

我觉得年轻一代越来越尊崇内心,所以会主动选择“晚婚晚育”。

想起上个世纪还是提倡“晚婚晚育”,如今却提倡“多生二胎”。

我们得放在大环境上来看这件事情。我们会发现,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也不高,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而中国目前的情况也是如此。

年轻一代为何愿意“晚婚晚育”,我们不得不从经济基础说起。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育这件事上也是一样,如今孩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人喜欢多生,因为生儿养老,多生就意味着自己以后有人养老,不用担心养老问题。

而如今,国家有退休政策,有养老保障,很多父母不再靠儿女来养,而是去养老院,而且似乎养老院比儿女照顾还靠谱一些。所以,孩子的功能就发生了变化。

在我看来,如今的孩子更多的是满足心理需求,可能是解决孤单问题,可能是血统传承,可能是促进消费。这样的需求不是刚需呀!

所以,年轻一代会想:自己都过得特别好,为什么一定要生孩子呢?

而且,如今生孩子的成本非常高。一般家庭需要有钱有房子有车子才能让孩子过得不错。

如果孩子生出来,我们却只能让他们过苦兮兮的生活,让他们产生财富的自卑感,还不如不生。其实两个人也可以过得很愉快嘛。


画走烦恼,活出喜悦——素心心理画(ID:suxin1920)给你更多。

第5个回答  2018-08-07

时代发展越快,人们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会变得复杂。一个家庭的组成以及新生命的诞生,都不是短时间就能满足的。“我们需要时间积累、认清眼前的现实”,这应该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的原因。

一、有足够的时间认识多种类型的男人,带眼识人。

男人千千万,男人的类型更是多。什么直男癌、小鲜肉、大叔型、成功人士、工科男各种类型,适不适合自己。观察出了他的缺点,就要考虑在以后的交往中,能不能一直包容,而不止是只在今天接受。一般自己也不清楚的话,就花时间多试试自己和对方,不要急着下决定。

二、晚育有足够的时间看看对方是不是适合当孩子爸爸。

二人世界的时候,男朋友或者老公的表现是没问题的,更别说刚热恋时只是吃个饭一起看电影,生活都是甜蜜景象。所以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和事件去考察男士。有句话是:如果你能想象这个男人能做你孩子的父亲,整个画面很和谐,你可以很放心把你的孩子交给他,那么就结婚吧。说真的,结婚后他既是儿子,老公,又要做父亲。这样的多重角色,他能适应吗?你自己又能适应吗?所以要给足够多的时间来交流这块儿。

三、时间久一些,会有更多的财富积累。

时间充足的话,对方都能再多赚点钱,为了这个家组成时能有更好的地基。结婚后,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大家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就事论事,而不是天天为钱发愁。婚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管怎样,都需要两个人一起把握。不要指望靠着谁。有了宝宝花钱的地方就会更高。

综上,不论国事家事,结婚生娃都需要时间,请给年轻人留点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