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06
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而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
拓展资料:
熊彼德大衰退,是熊彼德商业周期理论四阶段模式的一个环节。熊彼德认为,市场经济本身禀有繁荣和萧条的周期性特征,即所谓“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的纯理论,依据这一纯理论推论,熊彼特又提出了商业周期“四阶段论”的现实模式,即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熊彼德衰退就是其中的一种环节。
熊彼德大衰退一般出现在经济繁荣阶段之后,伴随着投机行为的增加出现。这个理论常被用来解释一些重大的世界经济衰退事件。
熊彼德的商业周期四阶段理论包括:
1、繁荣
在“第一波”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伴随而生的是银行信贷的扩张,建立新工厂,新增机器设备,就业也会增加。这又会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生产资料需求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会有许多投资机会,并伴随着大量的“投机”行为。这就形成了“第二波”。
2、衰退
在“第二波”中,许多投资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的扩展也同样是如此,而只是为一般企业的扩张和投机提供资金。于是,在第二波中,不仅包含“纯模式”中不存在的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而且经济体系本身不能自行调整而走向新的均衡。第二波中的过度扩张和投机会引起经济自动地繁荣走向衰退。在衰退时期,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3、萧条和复苏
到了“萧条”阶段,第二波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体系进入恢复调整阶段,最后走向“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大批企业家的“创新”浪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9
《经济发展理论》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