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3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5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青少年时代的孙中山,曾经先后到美国和香港等地学习,并受到先进革命思想的影响。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始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孙中山医术高明,对贫穷的病人免费治疗,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他又逐渐认识到,
自己水平再高,也只能救治有限的生命,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只有医治好国家和人民的“疾病”,才能挽救千千万万的同胞。他毅然弃医从政, 进行革命活动,决心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
请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30
1866年11月2日,孙中山诞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之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的医德和医术很受人们的赞扬。后来,他看清了中国的现实,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于是决定放弃医学,全心投入到革命救国的工作中去。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该会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积极响应,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12月下旬,孙中山回国,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后来。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后,袁世凯独裁专政,倒行逆施。中国社会再度陷入动荡与不安之中。1913年,孙中山为捍卫共和,高举民主、共和的大旗,发起第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但遭到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到日本。1917年,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废弃了《临时约法》,孙中山又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然而,南、北军阀沆瀣一气,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于1918年辞去大元帅职务。孙中山陷入了孑然无助的境地。
1919年的“五四运动”也给了孙中山极大的鼓舞,并于同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孙中山回到广州,准备将两广作为根据地进行北阀,但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再一次陷入困境。1923年1月,他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的基础。1924年1月,他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孙中山根据“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了新三民主义。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发动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统治。下旬,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的电邀抱病北上,共商国事,沿途受到人民地极大欢迎。
1925年3月12日,为中国革命积劳成疾的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被移葬在南京东郊山麓,就是现在的中山陵。详情
    官方电话
第4个回答  2018-03-18
毯Q我趮我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