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灭亡后,九位总督的最后下场如何?怎样导致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01

清宣统年间,满清一共有九位总督,包括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那么清朝灭亡后,这最后的九位总督下场都是如何呢?这里我为大家一一揭晓。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赵尔巽是满清东三省最后一位总督。他是汉军军正蓝旗人,清同治十三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一职。1903年成为湖南巡抚,正式步入满清封疆大吏的官途。1904年担任巡抚不到一年的赵尔巽被调往中央,署理户部尚书。1905年更是以汉八旗的身份担任了东三省的盛京将军,形同于后世的东三省总督。

1911年在清廷成立东三省总督一职后,不到数年后赵尔巽即被宣统正式任命为东三省总督,他也正式成为满清第一总督。但是不到数月,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全国各地有数省宣告脱离满清,主持革命。不过赵尔巽却是支持满清的死忠粉,他非但没有宣布独立,而是在东三省和张作霖等人成立了保安会,以此来阻止东三省革命的爆发,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当然赵尔巽并不能阻挡历史的大势,最终在1912年清宣统帝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满清正式宣告灭亡。

不过满清虽灭亡,赵尔巽的官位还是依然坚挺,他被任命为奉天都督。但赵尔巽虽为民国官员,但确实反对革命之人,他不但发布“东三省反对共和十二条”,甚至还依旧屠杀革命党人。不过民国终究还是存在,赵尔巽的所作所为最终激怒了革命党人,他最终辞去都督职。之后赵尔巽并来到了满清遗族聚集之地青岛,但辞官的赵尔巽并不安于现状,他与陆润庠、劳乃宣等人成立了“十老会”,幻想着再次恢复满清。

1914年袁世凯想借用满族遗老遗少们的支持来恢复帝制,于是他成立了一个清史馆,然后利用这个机构来拉拢这些满清王公贵族们。而作为曾经满清第一督的赵尔巽自然就是袁世凯着重拉拢的对象,而赵尔巽而想借修清史来感谢满清皇室曾经的培养,后就担任了清史馆的馆长。但是赵尔巽担任馆长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为他的弟弟赵尔丰“平反”,但事实上赵尔丰是大贪官无疑,不过袁世凯为了能够拉拢赵尔巽,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条件。后赵尔巽见条件已成,随即安心在清史馆修清史,最终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而在完成之后赵尔巽也在同年9月3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直隶总督-张镇芳

张镇芳是袁世凯哥哥的老婆的弟弟,清光绪十八年的进士,就任六品户部官。1901年因追随慈禧逃难有功,回京后被恩赏四品衔,仍在农曹就职。1902年因袁世凯高升为直隶总督,随即张镇芳开始了凤凰腾达的一生,先是升天津河间兵备道,后升任长芦盐运使,之后更是升任二品京堂。

后1907年袁世凯被夺直隶总督职,后张镇芳并署理了直隶总督一职。直至1912年民国成立袁世凯担任总统后,张镇芳被委任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作为袁世凯的嫡系,张镇芳完全跟随着袁世凯的意志,他在河南全面恢复封建旧秩序,并完全取缔革命的国民党。后来在二次革命中,他为了镇压在河南的革命党,还组成了一个“军警联合会”,然后血腥的镇压了革命党。但是最终张镇芳的血腥镇压引起了全国百姓的反弹,后1914年袁世凯被迫将张镇芳撤掉,改有段祺瑞担任河南都督。

1917年张镇芳支持张勋复辟,并就任议政大臣兼度支部尚书。后不到12天复辟失败,张镇芳先被判无期,后改判3个月。之后1928年张镇芳又在天津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直至1933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

两江总督-张人骏

张人骏同治七年中进士,就任翰林院编修庶吉士。之后历任广西、广东、山东布政使,后于1900年升任漕运总督,之后又历任山东、河南、广东和山西巡抚。1907年7月,张人骏实授两广总督兼任南洋大臣,后又移两江总督。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人骏反抗失败被迫乘坐日本军舰逃亡上海,后移居青岛。1917年张勋复辟,张勋本想授他协办大学士之职,但张人骏不受,再不出仕。1927年张人骏因病去世,享年82岁。

两广总督-张鸣岐

张鸣岐是清朝严格意义上的最后一位两广总督,在他之后虽满清还任命了一位叫李准的,不过他没到任满清就灭亡了,所以不算。张鸣岐是光绪二十年的举人,最开始他并未为官,而是一直在广西布政使岑春煊处任幕僚,后又在广西巡抚李经羲处任幕僚,1904在李的保举下就任广西太平思顺道道员,开始正式步入官途。1906年又任广西布政使,并署理广西巡抚,次年又实授关系巡抚,正式成为满清为数不多的封疆大吏。

1911年被满清任命为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同年4月镇压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见革命之势不可为,张鸣岐怕革命党的报复随拒绝接受临时都督一职,携带巨款逃亡日本。1913年,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后,从日本回国并被任命为广西民政长,1915年任广东巡按使,后因支持袁世凯称帝而被封为一等伯爵。护法战争后,张鸣岐辞去所有职务归隐上海法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沦落为日本人的走狗,并在伪华北政府任咨议委员。1945年9月15日张鸣岐因病去世,享年70岁。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满清正白旗人,后以荫补升任郎中,并为陕西督粮道。光绪二十一年升为山东按察使,次年升江宁布政使。光绪二十四年升为江西巡抚,三年之后任江苏巡抚,不久改为河南巡抚,并加尚书衔。光绪二十八年升热河都统,并与次年升兵部尚书,后任工部尚书,次年升察哈尔都统。

1911年原闽浙总督丁振铎告老还乡,松寿得以晋升为闽浙总督,由此走向了生涯的鼎峰,成为满清九督之一。但是松寿在担任闽浙总督不足数月就爆发了武昌起义,而福建也被卷入到了此次动乱之中,在彭寿松等人的领导下11月8日松寿最终因誓死不降,而兵败吞金而死。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是满洲上三旗中正黄旗人,也是末代湖广总督。少时瑞澄以荫补升为户部员外郎,1906年任江西九江道台,后调任上海道台。1908年升江西按察使,后又任江苏布政使。1909年升为江苏巡抚,1910年升湖广总督。

1911年8月19日,瑞澄因逮捕三十二位武汉革命党人,并诛杀彭刘杨三人,最后军心动荡,最终于20日爆发武昌起义,瑞澄不战而逃,先是逃亡上海,而又逃往日本。之后民国成立,瑞澄返回上海,后于1915年病逝,享年52岁。

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是满洲正黄旗人。光绪六年升伊犁副都统,光绪十四年任驻藏大臣,后因平定西藏有功升为伊犁将军,光绪二十二年兼任镶蓝旗汉军都统,宣统元年任陕甘总督。

1911年宣统退位,满清遂亡。后长庚将总督大印交给布政使赵惟熙后,辞官隐退从此不过问政事。1914年长庚因病去世,享年71岁。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他捐官得授知县,1905年赵尔丰在时任山西巡抚锡良的保举下任建昌道,后任川滇边务大臣,之后锡良离任赵尔丰署理四川总督。1911年实授四川总督一职。

同年6月保路运动爆发,赵尔丰奉命镇压保路运动起义军,但最终镇压失败,四川一半被起义军占领。后赵尔丰因镇压不利被满清解职,改任边务大臣。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赵尔丰因被怀疑指挥了四川军队的哗变,而被四川都督尹昌衡所擒,12月22日被杀于皇城“明远楼”,享年66岁。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光绪五年以优贡的名义坐上了道台,1887年任四川永宁道,后任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1901年升广西巡抚,后调云南巡抚,1904年又调任广西巡抚。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

辛亥革命后被蔡锷赶下云贵总督的位置,后被赶出云南。1913年袁世凯任总统后,李经羲被任命为政治会议议长,1914年改任参政院参政,同年十月任审计院院长。1915年袁世凯去世后逃往天津,1916年李经羲被黎元洪任命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不过不到一周因张勋复辟,李经羲辞官归隐,成为民国最短命的总理。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5岁。

可以清末九个末代的总督大部分的结局都算好,至少都能善终。除了闽浙总督松寿是为满清尽忠吞金而死,四川总督赵尔丰被革命党人所杀之外,其余的七位末代总督全部得到善终,可以说结局都不错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