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何要执于造车,造车到底有多香?背后的野心你看懂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小米郑重官宣,正式启动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由雷军亲自挂帅!

为什么用郑重这个词呢,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要造车的传闻都飘了好几年了,米粉也激动好几年了,但是迟迟不见小米行动。

就在最近,还传出小米与长城 汽车 联手造车,当时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还特意出来辟谣:“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真真假假,乱花渐欲迷人眼。

但是我知道,只要小米一上市,小米造车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出多长时间,小米绝对会公布自己的造车计划。

果不其然。

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判断?

实在是造车太香了,其次造车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雷军2013年就到硅谷拜访了马斯克,在深度了解了特斯拉 汽车 后,雷军发现,马斯克正在用“软件+硬件+互联网”的思维做电动 汽车 ,同时特斯拉精准的定位和先进的产品思维简直是和小米不谋而合。

再到今天,特斯拉已经摘下全球市值最高车企的桂冠。要知道特斯拉才成立了多少年?竟然干掉了宝马、奔驰和丰田这些百年品牌。

这就可以证明,电动车走的路完全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它不需要太深厚的技术积淀,也不需要品牌影响力。

硬件上,特斯拉和小米一样都是依靠供应商,只有系统是它自己的。

这事,小米也能干。

我想那时的雷军心里就已经暗暗下定决心, 汽车 这个事,小米未来一定要干,因为它的潜力和现在的智能手机是一样的。手机市场和未来的 汽车 市场,都将重新面临一次洗牌。

小米几次向大家释放自己造车的想法,一直没有兑现,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手机是不赚钱的,只是交个朋友,只有达到千万级的规模,才敢谈利润。而且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太大了,不能仅仅依靠上下游技术了,还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研发,这就导致,手机厂商的利润被极限压榨。

但是一旦小米上市了就不一样了,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到钱,凭借着硬件厂商的身份,小米绝对不可能拿到一个较高的估值,它必须要时刻的展示它互利网的基因,才能有给投资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小米拼了命的搞生态。

但是所有的生态加一起,都不如一个智能 汽车 。所以,小米想要自己的互利网故事一直讲下去, 汽车 这一步,是绝对要走的,也是不得不走的。

现在小米6600亿港币,我敢肯定,小米只要发布量产车后,迟早破万亿的大关。之前小米与长城传绯闻的时候,小米当日股价大涨超9%。

看看,这就是大家的态度,所有人都希望小米去造车,尤其是小米的股东。

那么小米说自己先拿100亿玩玩,能玩得转 汽车 这个行业吗?

当然可以,之前蔚来给了江淮几十个亿就敢说自己的工厂比保时捷更先进,小米完全可以也拿出几十个亿给长城或者比亚迪,去定制工厂。

厂子定下来后,就可以去找供应商,去挖传统车企的技术大牛来调教,加上自己本身就是搞软件的,系统肯定没问题。这一系列的操作后,小米在两年之内量产首款小米牌电动 汽车 是问题不大的。

很多人对小米造车不看好,连官媒都出来质疑一下。不知道大家想明白一个问题没有,如今的小米造车,就如同腾讯去搞一个应用一样。

腾讯利用微信或者QQ给旗下的任何一个应用导流,都能成就一个千万级日活的APP。

而小米庞大的用户群体,也可以成为小米 汽车 的自来水,懂吗?这是其他新能源 汽车 厂商无法比拟的优势。

小米只要在10万左右这个级别,拿出一款非常有性价比的产品,小米 汽车 也就基本成了。

最后总结一句:造车也是不赚钱的!股价才是关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