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泉发明“数码代音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5

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于老先生不幸卷入其中,成为“牛棚”中的常客。每天,他白天负责照料楼前的花木,夜晚则要在批判会上接受训导。有一次,批判他的会议聚集了全系200多人,党总支副书记号召大家批判他的迷信思想。会上,发言者们各抒己见,情绪热烈,有的严厉批评,有的惋惜,有的鄙夷,各种观点交织,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然而,于老先生却似乎并未完全融入这个场景,他静静地坐在柱子后,专注地拔着络腮胡子,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对周围的声音充耳不闻。当主持人喊他的名字时,他才从沉思中惊醒,显得有些困惑。



在这样的环境下,于老先生的心思并未被外界所扰,他潜心于“一对多”翻译的机械化问题。早在1956年,他就对此有所见解,但当时并未被认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幻想”。在“牛棚”的特殊境遇下,他得以全心投入,最终发明了“数码代音字”。这套系统预见到电脑时代的翻译需求,实际上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汉文和藏文软件系统雏形。然而,他的创新思维在当时并未被理解和接受,直到1982年,他在国际汉藏语言学学会的论文中才将其公之于众。



论文中详细阐述了他的数码代音字规则,并提供了用这套系统拼写的两本书。据电子所专家评价,这套方案经济、方便,但使用数字码作为文字拼写工具可能会带来混淆。1977年,张默生教授用这种数码代音字写信给于老先生,信件不仅使用了数码体系,还附有汉字对照,显示了于老先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张默生教授与于老先生不仅是世交,且同为山东临淄的名人,这封信件堪称双绝之作。


扩展资料

于道泉(1901~1992)。 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字伯源,山东省临淄县人。1920年入齐鲁大学,主攻数学、社会学和欧美史。后到国立北平大学,任梵文教授钢和泰男爵的课堂翻译,并从其学习梵文、藏文、蒙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