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揍”一顿就能改吗?这3种教育方式要避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7

春节过后回老家,正好发生这样一幕:叔叔拿着棍子在教育6岁的小儿子, 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偷钱了,并且好几次了,屡教不改,只能狠狠地揍一顿。


看着孩子用惊恐的眼神看着爸爸,吓得什么也不敢说,唯唯诺诺也不敢动。

我说:“叔,你不问问孩子为啥拿钱吗?”

“这有啥好问的,偷钱就不对。小时就这样,长大还了得。趁着你婶子不在家,要是在家,俺俩为了孩子又得干仗。”

“你好好问问孩子,给他讲讲道理。”

“有啥好讲的,你婶婶倒是天天讲道理,也没管用呀,把孩子都惯成啥样了!这孩子一点也不怕妈妈,也就怕我。男孩子,做了错事,就得打,打到他改。”

我这个家中最小的弟弟,一听到还要打,哇哇地哭起来。

“闭嘴,还有脸哭!” 说完叔叔的大棍子马上就要落到孩子身上了,我赶紧给夺过来。叔叔看我劝架,顺道也就给了个台阶,没再打。

其实不光是我这个弟弟,就拿我们小时候来说,避免不了的也会偷拿个几毛、几块甚至几十块钱的经历。偷拿钱,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想要买个好吃的

小时候看到别的朋友有零食吃,自己也想要。央求妈妈,妈妈总会说好好学习。但是还是忍不住趁着妈妈不注意时,偷偷拿钱去小卖部。买个泡泡糖、辣条、雪糕。换做现在, 就是想买好吃的,别的小朋友有,自己也想有,就这种心理。

2、想买学习用品

看到班里小朋友买了新的本子,新的笔,新的铅笔盒,也想买。这时候告诉妈妈,妈妈可能会说,你的没用完,没用坏,不买。所以这种 攀比的心里,会怂恿自己拿点钱,去买新的。

3、就是想手里有点钱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对钱有一定的概念。有时小朋友之间会说,我自己攒的零花钱有多少多少,或者有的小朋友会说,爸爸妈妈会固定给我多少零花钱,让我自己支配,一脸骄傲和自豪。所以,当孩子自己也想有零花钱的想法时,告诉妈妈,家长可能会说:“小孩子,攒钱干什么,不缺你吃不缺你穿的。” 孩子的请求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复时,可能会偷偷拿钱。

1、冲动发泄

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偷钱时,第一想法就是这种行为是多么恶毒,让人厌弃,控制不住情绪就暴揍一顿。记得去年一个新闻就是,孩子偷拿了28元钱,被家长打到要害部位,生命逝去。家长再后悔都来不及了。

2、对孩子大吵大闹

得知孩子偷拿钱后,唯恐全家人不知道,对孩子吼叫,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很受伤,甚至事情过后,逢人就聊起这件事,一点也不给孩子“面子”,老人常说:“表扬要当众,责罚要一对一”,当孩子犯错,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否则很有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并且孩子在众人面前很没自信。

3、翻旧账

这种行为真的很讨厌,不光是孩子,就连大人人,对于翻旧账,很无语。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犯过的错,总是喋喋不休。尤其是孩子不听话时,或者想要孩子做某件事时,就会把偷钱的事翻出来,以此“要挟”孩子。虽然可能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是无形中是一直提醒孩子:“你曾经偷过钱”。家长对孩子一定要做到:往事不提,既往不咎。

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剧中的妈妈得知女儿为了报复自己(妈妈不是亲妈),偷拿了钱,她知道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和丈夫进行谈话,有意让孩子听到,并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钱返还。 很完美地解决了这件事。不得不说,这个妈妈很有智慧。

所以,当孩子偷了钱时,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处理,看看哪里出现了问题,把事情捋顺,不至于冤枉孩子。即使是抓个正着,也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沟通,了解前因后果,当然要是屡教不改,该立规矩的还是得立规矩,千万别揍一顿就等于解决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