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奉祀人指哪些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1
祀男:在墓碑文中,“祀”字除了常见的祭祀之意,还有传承衣钵的人的含义。因此,“祀男”指的是死者传代中的男性继承人。这一称谓通常出现在墓碑的落款部分。
墓碑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抬头、正文和落款。
1. 抬头:这部分主要书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省略不写。
2. 正文:正文部分明确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以及死者的姓名。例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 落款:落款部分则书写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以标注,也可选择不写。
扩展资料:
1. 碑文:指的是专门为刻在碑上而创作的文字。碑文通常包含文、行、铭等元素,并可能有有序文。碑文的题目取决于内容,可能直接称为“某某碑”,或者加上“铭”字,或者标注为“碑并序”、“铭并序”等,没有固定的格式。有些虽然刻在碑上,但并非为立碑而作,因此不能算作碑文。
2.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主要用于赞颂死者,通常不会涉及神灵显圣等内容。撰写这类文章时,常常会过分赞美。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位擅长写墓碑文的大家,分别是汉朝的蔡邕和唐朝的韩愈。
3. 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他巧妙地批评了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改革集团的事迹。这种批评虽然出于韩愈的个人偏见,并不公正,但作为碑文,他采用兼有褒贬的手法,打破了传统只赞不贬的做法,这是值得提倡的。总之,无论赞扬还是批评,最重要的是保持真实,公正。
4. 旧式墓碑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面只标明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和立碑时间的标名碑。这种碑多由死者的子孙所立,也有学生为老师、女婿为岳父母、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立碑的情况。另一种是简介死者生平的碑文,这种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时间、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通常为韵文,采用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等不同形式。大多数情况下,这类碑文是由死者后代委托他人撰写的,例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也有简介简单的碑文和简短的墓志铭。
例如,对于祖父,可能书写为“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于祖母,则可能书写为“显祖妣某某太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碑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