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出自何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9

“哀大莫过于心死”的意思是: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也就是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古义是指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

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如孟子“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意思是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

源自战国庄周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扩展资料:

哀莫大于心死同义词: 心灰意冷,心如死灰。

1、心灰意冷,汉语成语,拼音为xīn huī yì lěng,意思是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已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因此我对他十分的失望,各说各的走了。)

2、心如死灰,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rú sǐ huī,意思是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自《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人的样子可以像毫无生气的枯木一样,但是人的内心可以像死灰一样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