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停战李承晚不服,志愿军调千门大炮猛轰南朝鲜,中国:打服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和南朝鲜在经历过无数次的武装冲突后,终于忍不住将冲突升级到了战争,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爆发,这也是二战以后最大规模的一场全球性战事,到底是是谁率先发动的战事,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北朝鲜指认是韩国先挑起战事,而韩国则认为北朝鲜才是罪魁祸首,不管谁对谁错,战事一旦挑起,谁也避不开,两国在对战一个多月后,北朝鲜明显占据了整个战场的所有优势,此前叫嚣声很大的韩国不但丢了城池人口,还被朝鲜人民军追着打,按照这种局势继续打下去,北朝鲜完成朝鲜半岛统一的目标近在咫尺。

但就在一切都即将成为定局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组成的“联合国军”参与到了朝鲜战场,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后,直接切断了朝鲜人民军的后勤补给,并一路穷追猛打将朝鲜人民军撵到了鸭绿江畔,10月1日,美军不顾约定越过“三八线”挑起战争,狂妄的麦克阿瑟更是宣称要发起“圣诞总攻势”,准备在圣诞节到来之前结束这场战争。

然而,美军在不顾一切想要消灭北朝鲜的同时,也不断地在触犯新中国的底线,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宣布横跨鸭绿江,正式加入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共同抵御美国的入侵。

虽然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武器装备与近乎完全机械化的美军相差甚远,但凭借小米加步枪的威力,志愿军仍然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得落花流水,入朝后用三次战役就让美国把已经吞下的北朝鲜领土全部吐了出来,北朝鲜基本恢复到了战前状态,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也被志愿军暴风骤雨般的攻势彻底打懵了,“联合国军”节节后退,最后只能退到三八线附近,并挂起“停战”牌。

三大战役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几乎丧失了所有的优势,麦克阿瑟一败再败,在“原子弹打击”“放蒋出笼”等提议被拒绝后,失望的杜鲁门下令撤掉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切职务,由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但是,和麦克阿瑟一样,新上任的李奇微在面对志愿军的时候同样没有讨到好处,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为了挽回美军接连失败的影响,缓和内部矛盾,对中朝军队发起全线进攻,李奇微集结23万余兵力,企图在中朝军队还没有休整完毕之时打个措手不及,将战线压回三八线以北。

然而,李奇微千算万算,却还是中了志愿军的“套路”,被志愿军完全牵着鼻子走,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美军每天前进不到1.5公里,在志愿军的有效牵制下,中朝军队终于等到了战略预备队,歼敌7.8万余人,李奇微的上任后的第一仗就败得如此彻底。

面对志愿军的坑道工事,有先进飞机大炮的美军也犯了难,在与志愿军的数次交手中,美军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几乎是寸步难行,按照美军当下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绝望的说:“李奇微要用20年才能将战线压回鸭绿江”。

既然打不过,为了不让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持续消耗人力物力,阻碍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美国主动提出停战谈判,虽然新上任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很不甘心,甚至动过使用原子弹打击的念头,但考虑到原子弹落下后,国内外舆论的持续施压,艾森豪威尔最终还是下不去手,此后,中美双方在停战后的各种问题上达成一致,并宣布1953年6月25日签署停战协议。

然而,就像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电视情节一样,在中美双方都已经决定“化干戈为玉帛”时,有人出来捣乱了,这个人就是时任大韩民国总统的李承晚。

李承晚为什么要捣乱呢?首先,李承晚不明白为什么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国要和落后的志愿军议和,在李承晚看来,美国只要把这些先进的飞机、大炮、坦克等装备全部用于战场,再联合美军一手训练出来的南朝鲜军队,最后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坚持下去战局一定会发生逆转。

所以,他不服,也不甘心,在他这个已经70岁的老人看来,朝鲜半岛已经统一在即,他名垂青史的美梦即将实现,这个时候美国一旦打退堂鼓,他毕生的梦想都将化为泡影。

其次,美国当初之所以会下场助战南朝鲜,不过是想顺手捡个“便宜”,同时阻止苏联支持下的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但是美国万万没有想到会与志愿军僵持到如此地步,导致美军深陷泥潭,本来美国对南朝鲜就没有那么的重视,如今在这里耗费了大量的兵力物资,美国高层忍不住感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在政界混迹几十年的李承晚自然明白美国的意思,这就意味着美军一旦撤离朝鲜半岛,韩国从美国那里得到的武器装备援助也会大幅度减少,这对韩国而言非常不利。

此时美国与同在亚洲的日本却越走越近,并提供大量的援助帮助日本复兴,同样的“小弟”,不同的对待,李承晚在心寒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的要抱住美国的大腿,不让美国从自己的战车上离开,只有这样,韩国才能一直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

为了破坏中美停战协议的签订,李承晚偷偷地在背后搞起了“小动作”,先是给艾森豪威尔写信表明自己不愿做“待宰羔羊”的立场态度,随后又与艾森豪威尔“讨价还价”,要求美国和“大韩民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在条约没有签订之前,“联合国军”不能撤出朝鲜半岛。

当然,战场上最需要的武器弹药等物资李承晚也没少要,最后李承晚更是放出狠话:“如果美国不答应,韩国就会单独作战,直至赢得胜利”。

李承晚的态度让艾森豪威尔十分恼火,此刻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偏偏这时候韩国这个“小弟”不听话,考虑到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艾森豪威尔只能进行适当的劝说,强调美国和韩国如果继续作战,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为了稳住李承晚那颗躁动的心,艾森豪威尔还承诺武力不行,日后就用和平的方式统一朝鲜半岛,战后李承晚可以作为韩国代表参与讨论关于朝鲜半岛的政治谈判,包括南朝鲜军队提出的美国战后援助政策,都可以在停战后慢慢谈判。

然而,美国的一再让步却让李承晚更加疯狂,就像是抓住了美国的软肋一般,李承晚开始在韩国境内肆无忌惮地搞“小动作”,6月7日,李承晚对南朝鲜实施“临时戒严”,6月17日,李承晚公开反对停战谈判,在喊出“单独打天下”的口号后,又下令“释放”朝鲜人民军战俘。

当然,这个所谓的“释放”并不是真正地放他们回家,而是先放后抓,先让他们离开战俘营,然后在途中扣押,这样就能以“正义”的名义把他们编入南朝鲜军队充当炮灰,据统计,这些所谓的“被释放”的战俘数量高达2.7万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志愿军。

李承晚的这些“小动作”效果很明显,中美双方代表刚刚在战俘遣返问题上达成一致,李承晚就如此对待中朝战俘,整个停战协议流程被直接叫停,英国首相丘吉尔紧急致电艾森豪威尔,要求“背叛者”必须离开官方职务或者撤职。

而此时美国内部同样已经忍无可忍,“小弟”做出让“大哥”如此尴尬的事情,美国高层直接下令“逮捕一切破坏分子,包括李承晚”,随后为了表达歉意,美国代表致电中方承诺一定追回被扣留的战俘。

美国忙得焦头烂额,新中国这边也没有闲着,中方认为,既然南朝鲜领导人不服这个结果,那就继续按之前的打法,打到他服为止!

7月13日晚上9点,志愿军在宣布停战协议暂停签订后,再次发动进攻,“金城战役”正式爆发,为了给南朝鲜军队以最大的威慑,这一次志愿军调集千门火炮,直接对准南朝鲜军队驻扎地猛轰28分钟,敌方阵地瞬间变成火海,伤亡惨重。

整个金城战役的火力强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7月27日战役结束时,南朝鲜军队伤亡5.3万余人,李承晚彻底被打服,此前一直叫嚣的“单独作战”计划也被志愿军瞬间摧毁,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阻止停战协议的声音出现。

就像是美军战后哀叹的那句“我们成了中国军队的陪练”,中国军人在战场上一直都是“越战越强”,我们不主动挑事,但是也不怕任何挑战,这就是中国军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