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01——印顺法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第一章 归敬三宝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我们以佛为理想,以佛为师范,不断的向佛学习,如达到了与佛平等,那就是成佛了。佛是大觉者,大悲者,功德圆满者,究竟无上的大圣者。想从薄福无智的生死凡夫,修习到这样至高无上的佛果,并不太容易。这一定要修学应修的法门,遵循成佛的正道,才能由近而远,自浅入深,到达成佛的目标。所以发心学佛,应该修习成佛的法门,遵循成佛的正道。成佛的法门,正道,就是「成佛之道」。佛法,为了适应不同的根性,所以有种种道∶福德道,智慧道;难行道,易行道;世间道,出世间道;声闻道,菩萨道┅┅然究竟说来,并无二道,一切无非成佛的法门,无非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 佛(之)知见,所以说∶『一道一清净,一味一解脱』;『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如长江、大河,从发源地起,有种种溪涧,种种湖泊,种种江河,都汇入而同趣大海一样。一切法门,无非是成佛之道,所以《阿含经》与《法华经》中,称佛法为『一乘道』。

  三宝,是佛法的总纲。「归敬三宝」,是进入佛门的初基。三宝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如不能归向三宝,就不能得到,无缘受用,正像不能进入公园的大门,就不能领略林园花木的幽胜一样。所以发心学佛,首先要归依三宝。

甲一

乙一∶ 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流转起还没,何处是依怙?

  归依,要有求归依的诚心。如人落在大海中,随波逐浪,四顾茫茫。在这生死边缘,见到草束浮沤,也会伸手攀援;听到风响鸟鸣,也会大声呼救。求救护的心情,恳切万分,可说惟有此求生的念头。那时,如有船苹经过,抛下绳索或救生圈来,还不立刻抓住,尽力攀登船苹吗?求归依的诚恳,应该如落,海者的求生一样,这才能圆满成就归依的胜妙功德。

  现在,就以浮沈苦海来譬说。世间以众生为本,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是世间的现存事实,所以佛经称众生为「有」。每一众生,向过去看,一生又一生,无边无际。在没有了脱生死以前,未来也还是一生又一生,没个边际。众生的生命流(有),无限延续,如大「海」的茫「无边际」一样。现在这一生,不过生命大海中泛起的一个浪头而已。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一世又一世。在这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名为「世间」。众生在世间,苦多乐少,乐尽苦来,实在是「多忧」多「苦」,所以佛说为∶『忧悲恼苦纯大苦聚』。充满忧苦的众生世间,如海中的漩「流」一样,「转」来转去。忽而上生天上人间,忽而下坠地狱、傍生、饿鬼 ──三途。升「起还」要沈「没」,沈没又会浮起,转来转去,始终转不出去。这样的流转苦海,头出头没,还有比这更可悲可痛的吗?人类如落在大海中,随波逐浪,四顾茫茫,还知道求救求护。众生浮沈生死苦海,怎麽不求救求  护,寻求解脱自在,超登彼岸呢!想到这里,求归依救护的心情,油然而生,自会恳到迫切起来。然而,「何处是」真归「依」处,何处是可恃「怙」处呢?总不能乱抓草束浮沤为救生圈呀!

思考题:

1、什么是三宝?

2、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3、“众生”在佛经上称为什么?什么是世间?

今日作业:背诵—— 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流转起还没,何处是依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