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高才低就”现象不必烦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对大学生“高才低就”现象不必烦忧
最近一段时间,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争相应聘清扫工、搓澡工、交通协管员的消息,被当作“破除择业旧观念”的新闻屡见报章。有人担心,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求职时,一层层往下“挤压”,这样的“高才低就”,会浪费公共资源或引发新“读书无用论”(3月17日中新网)

  这种担心,似乎不无道理。不过,我始终觉得,产生这种现象不仅很正常,也不必过分忧虑。

  在计划经济年代,高校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高才低就”的情况基本上不存在,且一般能做到专业对口,学用一致。实行市场经济之后,这种统配的模式被打破了,大学毕业生自主就业,用人单位自主招聘,这样直接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用非所学”,学用脱节,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似乎不可避免。在金融危机导致用人需求缩减的现实背景下,先上岗再发展的灵活就业观,也必然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但这是一时很难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高才低就”的说法就欠科学。什么叫“高才”?大学毕业就叫高才?不见得。其中可能有高才,并非个个都是。什么叫“低就”?到基层工作或从事服务性行业就是低就?非也。谁说从事服务性行业不要技术、不要人才?虽说360行,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可真正能当“状元”的又有多少人?就算“高才低就”的情况确实存在,让“高才”在“低就”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对其未来的发展不是很有好处么?

  衡量人才价值,并非看其从事什么职业和工作,主要看其所做出的`社会贡献。现在党和国家号召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如果按照上述逻辑,这恐怕是名副其实的“高才低就”了,可正是这种“低就”,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也为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公共资源浪费的问题。反倒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缩小城乡差别、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才低就”会不会导致新“读书无用论”?我看也不见得。事实情况是,现在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不读书,而是成不了才,你听:“大学生找工作都困难,你不好好学习行吗?将来考取重点大学,也许工作好找一些。”许多学校、家长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才使应试教育越演越烈,才使补课之风屡禁不绝,才使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眼前确有少数孩子不想读书,那不是因为“读书无用”,而是基础太差,压力太大,实在读不下去。

  诚然,适人适用,人尽其才,是用人的最理想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不是不存在,问题在于供需矛盾、学用脱节导致了有的行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匮乏。出现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不是大学生的错,主要是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也是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一种必然反映。即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此类情况。当下的美国就有不少高级人才下岗,于是才出现人才纷纷“东进”,回国求职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现今的就业体制还继续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其实,所谓“高才”也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是金子,总会闪闪发光。社会实践表明,大凡真正的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一般是不愁嫁的,倒是那些大事不想干,小事又做不来的人,求职很困难。这种自以为是,且缺乏人才特质的人,还称得上是什么“高才”吗?退一步讲,有些人即使“高才低就”,同样能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知识和能力,发挥人才应有的价值和效用,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例如,北大毕业生卖肉就卖出了名堂,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檫皮鞋檫出了若干连售店,能说他们不是人才么?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其真正发挥人才效用,这些人就不应被纳入人才高消费之列。再说,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争相应聘清洁工、搓澡工、交通协管员仅是一种就业现象,真正埋下头来做这些工作的在偌大中国并不算大多,占“高才”的比例恐怕微乎其微。

  既然“高才低就”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变革之必然,而且这种状况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得到逐步缓解,因此,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