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痞”王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对于鲁迅、金庸、余秋雨这样的重量级的文学精英,相信对多数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众人敬若神明,理所应当。而在当代文学“痞子王”王朔眼中他们却有着诸多不足与遗憾,令人不由得陷入沉思。

对于鲁迅,在王朔的眼中,他算不上真正的作家,而且文字疙疙瘩瘩,渗透着文言文的旧有印记,给人一种晦涩难懂之感。

他认为鲁迅一生没有留下一部长篇小说,是鲁迅最大的遗憾,仅凭杂文就能在文坛上站住脚,实在说不过去。

王朔认为,鲁迅的一些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相比,其深度与价值根本没有可比性。

金庸,做为时代的武侠泰斗,曾给那些少男少女们带来了无限的梦幻与憧憬,可以说他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人,而在作家王朔眼中,对其却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金庸、琼瑶之类的作品,是极其庸俗而不入流的东西,谁若是读了、看了,谁就在自我沉沦,自降品味。

王朔指出,金庸的作品行文太啰嗦,而且见面就打架,比如《天龙八部》毫无艺术价值,几乎没有任何可赏性,且有抄袭《红楼梦》之嫌。

提起余秋雨,可谓是历史散文的当代大家,以深厚的文学素养做基垫,以活泼而又灵动的手法,勾勒出万里江山、千年一叹的

浩瀚历史画卷。而这对于号称为“京圈朔爷”的王朔来讲,是更为不屑一顾的,他认为余秋雨其实在冒充文化人,文章皆不入流,写点不疼不痒的游记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其实早年的王朔曾受恩于余秋雨,曾在余秋雨帮助下获得上海文学奖的提名,而如今要“大义灭亲”,用自己的“痞性”观点来评判一代文学巨匠。

作家王朔,明确表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足为奇,因为这部作品成名于九十年代,

而自己八十年代就名满天下,余秋雨以给自己提名之“功”来笼络自己,实在觉得可笑。另外表示余秋雨一个小说都没写过,就写几篇散文,称为作家实在不配。

可想而知,王朔的直抒胸臆的“挑刺”性格,除了如上文学大咖以外,还批评过老舍、李敖、赵忠祥、白岩松等人。他的风格在业内众所周知。

王朔做为当代作家,曾经发表过诸多小说,比如《空中小姐》、《我是你爸爸》、《过把瘾就死》等等,个别小说已被改编成电影,他在写作功底上确实别有才气。

但在性格与观点上,却或许偏激,他根据自己的内心体味,随性地抛出直白观点,口不留情,实在有失风雅,有失一位作家的基本情怀。

人可以有独到的观点,可以有惊人的论述,但拿着矛头直指他人的一切存有,随处“乱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可以恣意妄为,否则最后伤的还是自己,关于王朔的“痞性”做为,必然要作茧自缚,至于是好是坏,是进步,还是任何颓废,就等后人评客观说吧。

齐帆齐微课齐帆齐写作进阶营第65篇(1057字)85406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