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课外书的读后感(200字左右)2篇 在今天8:00前发上网 急急急急急!!我求求大家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3-01
书店风景》读后感
我相信,某个人与某些书的相遇常常是有机缘的。印象中,书名里含有“书店”的书为数不多,还加上“风景”两个字,又把与那些做书店有关的专业书拉开了距离。于是当同事把它推荐给我时,我便欣然接受了。
对于我这个“老书店”来说,在“封面”的阅读能力上,还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淡淡的白色封面外裹着黑色的特种纸书衣,透过镂空的“窗户”露出的是书店温暖的一角。黑底银字配上有作者签名和照片的封腰,显现出一种雅致和精美。更值得一提的是,封底和封二上的那个名为Julis的来自旧金山一家书店的铜人,酷似希腊神话中被宙斯惩罚而背负整个天地重量的阿特拉斯,手举起的水晶球正好映照出背后书架上的书。据说作者的用意是以此来形容“书店工作者就宛如这铜人一般,以强劲的双手默默地托起书的世界,让世人能无忧无虑地欣赏书店之美。”就凭这一点,也足以让我们这些“卖书人”感动一阵子了。这是《书店风景》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该书初版序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位当地名人,在告诉同好单车旅行要诀时,总要附加的一句话——“记得带上一本书”。为此在赴德访问时,尽管同伴们都带上了笔记本电脑,而我却还是遵循了这句叮嘱,带上了这本还不算沉甸的《书店风景》。一来怕的是旅途负累,二来还是习惯于那种手纸间相互磨擦的真实感。以往出差带的大凡是小说、杂志之类的,为的只是一个“休闲”。所以带上这本书旅行,说实话还是相当“冒险”的。但在机场读了作者写的几篇序后,这种担忧便荡然无存了。凑巧的是这是一本全部以描写西方书店为主题的华文图文书,为此,我心里还想着说不定有一天也能不期而遇,身临其境光顾书中某一书店。然而既使无缘拜访,而手捧书卷,遥想着这家书店或许就在某个不远的地方,如此有亲近感的阅读,岂不也是一件惬意之事么。转而又让我感到几分羞愧的是作为一个书店的经营者,对这本已有十多年书龄且一版再版的“关于书的书”却一无所知。心里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作者经历了二十年的长途跋涉,寻访了一千多家各国的书店,择其精要地介绍了欧美25家风格迥异的书店。细腻柔美的文笔叙述了一个个“书店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有的婉约秀丽,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阅读间仿佛相随穿梭在那些大大小小的书店之间。不但如此,更多的是通过描写这些书店的现状,让人们去思考书业未来与方向。说是“风景”,而让我更加为之赞叹的是一个个书店的店主们对书的那份热爱、迷恋,以及那种西方人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他们的努力和执着,使小小的书店催生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思想者和伟大的作品,从而发展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也成了这些城市的地标。记得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钟芳珍女士无疑就是具备这双慧眼的人。也许人们看了书后都会抱憾在书中未提及一家国内的书店。我想或许这正是一个东方女性的高明之处。她把这种与我们相隔千山万水的遥远的美,传递与我们,和我们分享。而把我们身边的书店风景,留于我们,让我们自己去发现、挖掘、塑造、从而珍惜她。
云游四海、逛书店、买书、卖书、编书,与爱书之人交流切磋,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完美的融合到一起,这对每个爱书者来说,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啊。然而在羡幕的同时,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在成绩和光环背后作者的那份执着与艰辛。
据说国内某书店老板,为了寻找开书店的灵感,几乎翻烂了三本《书店风景》。而我在想书中那些店主的灵感又取之何处呢?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在书店美丽、温馨、宁静、高雅的表象后面,藏着的往往是经营的艰辛和生存的挑战。在德学习期间,我们了解到今日德国中小书店的店主们大都不能靠其收入谋生,许多老板的收入往往还不如店员,坚持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个理想,靠的是对文化的激情,和对书的热爱。所以我认为“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而更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们对读者的那份关怀和厚重的精神。若非要在一本书上找答案,那往往会搞得“东施效颦”、“南橘北枳”。
记得作者说过:“书店是文化和社会的导流并散播精神与情绪,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卖场,更是一方诗意憩居地”。
如果说工作者是美丽的,那么我们这些“书店风景”的守护者,则更是美中之佼者。而今天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分子,无疑是幸运而值得骄傲的。在与不少读者交流中,我们可以感到,在他们眼中,也许我们大多都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之士,所以也常常愿意与我们一起煮酒论剑,或者在我们面前谈古论今的显摆一番,以分享他们从书中获取的快乐。每每于此,自己才后悔 “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若是拿自己与作者笔下的业主相比,则更显得相形见绌,底气不足了。由此推来,作为书店的经营者,在整天考虑利润、销售、码洋、库存的同时,还真的应该给自己留点空间,找点时间,静下心来读点书了。与其说是为了“装点门面”或者 “加油、充电”,不如说还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感悟人生罢了。
梦想着有一天,我们的书店,以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矗立在我们各自所在的城市,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智者在此垂钓(引用P54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们则微笑着 “坐拥书城”,并且可以自豪的说“风景这边独好”。
若是把世上每个人当作一本书的话,那么世界就是一个最大的书店,人们每天都在相互阅读、相互推销,有的可以畅销全球,而有的则少人问津。如此说来“书店风景”也不就是“人生风景”吗?
自己减少点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