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韦昭注疏》在哪里可以找到?

清代洪亮吉所著,请问在哪里可以找到?
洪氏的文集里似乎没有收录,大型丛书里也没找到
大虾们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本书吗?

第1个回答  2007-04-0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书,读书,也是“教学相长”。

雾里隐芙蓉 见莲不分明

高中语文第一册《勾践灭吴》,初教时,注重词句的翻译、串讲,对背景、内容的把握往往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觉,也可以说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有一次课堂上,学生读完第一段后突然发问:文章开篇第一句“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是因为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占领越国,勾践以五千人退保于会稽。为何大夫文种却说“夫虽无四方之忧”呢?岂不自相矛盾?当时,从教材教参中找不到答案,我只是套用了一个权威说法,“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为的是强调兵败才求谋臣,未免太迟了吧。至于更深层的意义,我却不甚了了,只能语塞。

有了教学的压力才读书。课后,我就去啃史书,先后阅读了《国语解》、《国语韦昭注疏》、《国语正义》和《国语集解》等著作的有关章节,又对照阅读了《左传》、《国策》、《史记》中有关章节,终于对这段历史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后三年,又进行《勾践灭吴》这一课的教学,文章开头一段我是这样把握的:《勾践灭吴》是一篇优美的历史散文,散文不像小说追求错综复杂、紧张惊险的情节,而是讲究“节奏适度,曲折尽情”。正因为如此,文章开篇即写出吴越交战的形势和越国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明明是越兵溃败,退保于会稽山上,国家危在旦夕之间;作者却不紧不慢地叙述勾践的求贤和文种的进见。勾践事急而求谋臣,紧张却不慌乱;文种未献良策却先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士以备用,然后提醒勾践,兵败才求谋臣,未免太迟了吧?勾践的答对更为出色:有幸听到您这番金玉良言,哪里会感到太迟了呢!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和自负,不愧为治乱之贤臣;临危不乱,冷静地采纳忠言,勾践也不愧为明智之君王。这样的明君贤臣执手相谋,不难熔铸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这样,文种的一句“夫虽无四方之忧”是让步关系复句,意在强调下文的“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文种人物形象的深沉丰满可见一斑。

说句心里话,尽管教书多年,大多“雾里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学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陈文老师说得好,“用望远镜来观照信息社会,人类进入一个奇异的返老还童时期,变成了永远的婴儿。唯一结论就是:大家都来当学生。”高中新教材直接选自历史典籍的文言文有15篇,占文言文25%。况且哲学的、教育的、文学的大家,哪一个不是在深厚肥沃的历史社会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加之多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选题,绝大多数选自历史典籍的人物传记,我们语文老师“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的读书”(张大千)。我想,语文老师那该是多读史书吧。

圆照之像 务必博观

李忠民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医生越是工作时间长,积累的病例越多,他就能对以往各种患者情况分门别类地分析研究,然后针对现实病人的患病情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在这一点上应该向医生学习,博览群书,夯实自己的教学基础。

高中第五册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语文教材注12说,这“两句为互文”,意思是说:“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句互相补充,交互成义。”《教师教学用书》“鉴赏示例”说:“门前的花径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打扫了,而今有客突然来访,也顾不得花径的凌乱了,打开蓬门,惊喜万分,竟然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来了,顿觉眼前春光一片,生气盎然。”教材教参,两相龃龉:教材说“不曾扫,今扫”;教参说“还没有因为迎客扫过”。到底“花径”扫还是未扫?

依教材互文见义说,“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有特意打扫、特别迎接贵客之意(打扫花径是古人一种待人的礼节)。笔者以为,教材新增这种说法不妥。检索《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花径”句解释: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这一说法与教参吻合。

从这首诗的意境来看,抱歉“花径不曾缘客扫”和“与客谈话的口吻”更相符,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同时与下文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一意相承: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这些家常话听起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况且,客人乃杜甫外婆家的亲戚(杜甫的母亲姓崔)。如果按教材注释的说法,花径以前未曾扫,今天特意为您来而打扫,岂不有虚伪、表现之意?与全文的诗意、老杜为人的态度相悖。“花径”“未扫”只是一种意象,绝不能实解。

再说,杜甫的生活是比较随意随性的。《旧唐书》载一件故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浓。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旧唐书》又说:“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诗人有和李白一起“樽酒论文,同榻夜话”,也和贫寒老友郑虔“同榻夜话”;自言“性懒从来水竹居”,也曾“路经滟预双蓬鬓”;他去看望老友郑虔,冒着风,“喘着气,连鼻涕却顾不得擦,伸手先去敲门。见门久不打开,一时情急,竟去绕墙狂呼起来”。更何况,杜甫卜居草堂,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之归隐田园。从这个意义来说,尽管新后初定,景物怡人,有客来访,而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之中,总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杜甫在浣花草堂吟诗作赋,幽静而落寞的生活,似乎也无须特扫花径。今人看来,翠竹掩映,踏在有几片落英、几片落叶的曲径上,正有些诗意呢!

法国漫画家雅克·费藏讲过一段故事,似乎可以用来印证: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如约来到费藏先生的家。他的小宅院深藏在巴黎西边上塞纳省的一个幽城小巷中。门上古色古香的铜铃边,有一段小字提醒来者:“请用力摇。”我便照章办事,狠拉了几下。铃声甫落,篱笆那边已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应声跨出房门,边走边打着招呼。待到院门洞开,先生爽朗地笑道:“您就是果先生吧?我恭候良久了。”院里苍松翠柏,芳草凄凄,石子小径曲曲折折。不知何故,我脑子里立即浮现出杜甫的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依笔者拙见,“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老杜迎客进门时,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客人抱歉,正是喜悦和歉疚的复杂感情,与下文“无兼味”、“只旧醅”表示的歉意一脉相承。

事实上,“有什么样水平的交流工具就有什么样的水平交流”,如果没有语言文学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就只能在常识语言的水平上与学生对话交流。深刻的感悟将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作媒介而烟消云散,睿智的指点也将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依据而变得平庸无奇。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但“文史相通”,语文教师更需要历史知识,是史书帮助我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诗文。

《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