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言文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0
现来抱怨一句:这谁问这么一个蛋疼又累死人的问题啊。问起来容易,考证起来要人命。===========================戾气阻挡线=============================下面是正式回答问题:首先,古文是有标点的,比如: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标点。上面红圈圈出来的短横就是标点。汉马王堆帛书《老子》:其中的标点以蓝色圈标出,此时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还有拐角符号,三角符号,圆点符号,方块符号等,用法也各异。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图为宋刻本):这里的顿号、句号已经基本具有了现在的形态。宋代《尚书表注》书中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明代《罪惟录》标点和《经典释文》类似,基本上也是顿号句号两种,另外圆圈也用作着重号。明代《永乐大典》:只用句号(圆圈)一种标点,图中小红圈即是。另外在文言文中还有不用符号的标点法,例如:空格标点:以空格作为标点的,如宋本《华阳国志》:注疏标点:以注疏作为标点,即到整句的地方再行注疏,如宋本《六臣注文选》汉字标点:以“句”“读”等汉字作为标点,即在每一句后加上“句”或者“读”字以断句,如清代《四书句读释义》当然,古代也有大量没有标点的书籍,对于这些书籍,往往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表示标点,例如《诗》中用重复的形式、整齐的句子,《骚》中用“兮”表示一句结束,另外如韵脚、语气助词等,樊燕挺老师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注意这些不仅是划分句子的方法,也是当时写文章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文心雕龙·章句》就谈到了写文章时采用虚词协助读者断句的问题:“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于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馀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当然,这些方法仍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古文中才有不少悬案,例如《论语·子罕》篇首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究竟是该断做:“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还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历来总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释。碰到这些问题,需要参照多家注疏,配合小学功底,仔细鉴别,方能领会其原意。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得出来,中国古代不但不是没有标点,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标点书籍存在的。问题在于标点的系统不统一,几乎每家各用一套系统,你用圆我用方,你用实心的我用空心的,你标注在文字左边我标注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种学问一样,问题也是出在没有系统上。没有系统,所以不能流传,进而就会失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1
为求节省。
你想要在龟甲,铜器,竹板上刻个字有多难,所以传统下来就没有标点符号,但有句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