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先秦寓言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7-02
先秦寓言的发展进程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先秦时期是我国寓言文学的发生期。先秦说理散文中有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过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成为一种文学样式。
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诸子百家”。他们代表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政治集团,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奔走在各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政治主张。因此,寓言的大量出现,是饥喊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一个特点,尤其是策士游说辞的一大特点。战国时代,君德浅薄,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烂中野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
《孟子》中少数就近取譬,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多采用民间流传的故事,具有通俗浅显,诙谐有趣的特点。如“齐培衡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人物毕肖,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成功地以齐人言行譬喻官场中那班钻营富贵利达之徒,讽刺他们的卑鄙无耻,揭露他们灵魂的丑恶。《庄子》一书采用的寓言,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庄子》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庄子》的寓言故事同时也是其深沉情感的流露。《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不想庄子寓言那样诡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语言幽默,于平时中见其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总之,寓言作为一种十分有效地说服方式,是伴随着战国游说活动的频繁而发展起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