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有拖延症的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就如何改变有拖延症的孩子这个问题,我想从两方面来说一下,首先:

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

1、慢性子.有些小孩不管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行动轨迹,只全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样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安静沉稳,做起事来也是不慌不忙、慢条斯理的类型。

2、没有时间观念.孩子做事磨蹭,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观念,可能觉得一件事如果不是非得做得快才有更好的结果,那么慢慢来也没什么问题。

3、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对于不喜欢的事情总是拖延时间,这时候如果家长坚持要让他们去做时,那么孩子也只会敷衍了事。

4、父母做事慢.有些家长自己做事时不紧不慢,这种“慢吞吞”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当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也养成没有时间观念的习惯。

咱们改掉孩子的拖延症的方法

1、鼓励

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比上一次有进步,我们就需要多去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有动力!

2、制定时间表

可以根据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长,找到孩子的精神“节奏”,给孩子制定合适的做事时间表。

3、消除分心因素

在孩子学习时,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 游戏 ,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唠嗑,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专心学习做事情。

做事情喜欢拖延,不仅会影响做事效率,也很容易错失良机,不管学业上还是生活上,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一般来讲,孩子喜欢拖延,有来自3个方面的原因:

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将人按天生气质分为4种类型,乐观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其中冷静型孩子就是典型的做事节奏总是会比别人慢半拍的,这是一个人的天性。

解决方案:

这类孩子虽然做事会慢一点,但非常细心和谨慎,甚至有些时候大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他会注意到。我家4岁的小宝这类典型,有一次我们外出吃饭,临走的时候,他见我忘记拿水壶,还会记得提醒我。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给予孩子耐心,如果知道他某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会长一点,那我们就多预留点时间给他,只要在一旁给予适当的鼓励,他们通常能很好地坚持把一件事完成的。

孩子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畏难情绪呢?---不会,不愿意,或者时常受到挫折,批评,那么当他遇到事情的时候,就容易有畏难情绪,不愿意配合。

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做家庭作业,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批评孩子这个不会算,那个不会写,孩子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本来孩子因为不太会需要大人的指导,这样被否定下来,下次来做作业时,可能拿作业本会慢吞吞,写一会就玩橡皮擦,要笔等各种小动作,最后10分钟之内能完成的事情,弄了30分钟也正常。

解决方案:

注意用心观察孩子,看是因为哪个原因,如果是不会,就要给予他们帮助,教导他们。

如果是不情愿,了解清楚背后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情愿做事情。

少批评,多鼓励,多点耐心,只要进步一点,就给予大大的表扬。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其中哪一个做事情喜欢拖拖拉拉,孩子自然也会模仿,并形成一种习惯。

解决方案:

父母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甚至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比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

先要确保孩子是否能正确认识时间,如果还不会,那就先教孩子,让他们对时间有个最基本的概念,当孩子在不认识时间的情况下,是分不清5分钟和50分钟有什么区别的。

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明确告诉孩子要在多久时间内完成,如果能完成,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不能完成,也该受到相应的惩罚。

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需要父母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和鼓励,如此,孩子才可能有大改变。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关于如何改变有拖延症的孩子?希望下面的一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1.逾期不完成的,应当立即停止

  你可以给孩子最后一次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如果 游戏 或学习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立即停止。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好习惯。总之,父母必须用耐心和爱来帮助他们的孩子改正他们的拖延症,不要催促他们。我们应该注意总结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孩子这方面能力。

  2.如果催促不起作用,试试表扬

  当孩子们做事情很慢的时候,许多父母喜欢大喊大叫并不断的督促他们。结果,他们督促孩子的动作就越慢,父母就越生气。事实上,父母也可以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并赞扬他们做的事情很快。只表扬不要提孩子做得不好。

  3.检查家庭教育环境,及时调整教育模式

  一些孩子的拖延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适当和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太溺爱孩子,什么事都依赖他们。当孩子开始表现出拖延的迹象时,父母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改正坏习惯。同时,有些家长不遵守时间规则,还影响孩子的行为。

  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改正拖延症,首先,家长应该从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中寻找原因。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不能有拖延的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更重要的是父母不能给孩子任何拖延的借口。如果他们发现孩子有拖延症的迹象,就必须及时制止,不要纵容孩子的坏习惯。

  4.注重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

  事实上,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一个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的孩子,不仅做作业慢,做任何事情都慢,所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例如,规定只能在浴缸洗十分钟,没有闹钟,这样孩子就可以估计自己的时间,这样孩子有时间观念在他看来,孩子将在大约10分钟完成。在经常的督促下,孩子的时间意识会变得更强。

  5.停止做一个严格的家长

  不要对你的孩子太严格。许多孩子有拖延症。这可能是由于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发号施令的习惯。这也不好,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他们随时都会被责骂。更糟糕的是,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养成避免拖延的性格,变得更加沉默。这时,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容忍空间,这是改善的第一步。

  6.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拖延在本质上是一种逃避行为,逃避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孩子们害怕失败。当我们告诉孩子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如何提高是重要的,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逐渐摆脱对失败的恐惧。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孩子会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愿意尝试新事物。拖延症就会自行消失。

拖延几乎是每个小朋友都有的一个症状,估计每个爸爸妈妈的一天都是在催促中度过的,各种催促,催出门、催吃饭、催睡觉…可以说面对孩子的各种磨蹭,爸爸妈妈气得火冒三丈,但孩子还是晃晃悠悠,完全不听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做事拖延磨蹭?如果作为父母能够了解拖延背后出现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1、磨蹭就是抗拒

被动对抗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人会用很消极的或者很隐蔽的方式来“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或事。人在进行被动攻击行为时,表面上服从,但暗地里会以拖延、敷衍、不予合作等方式妨碍工作。对于催促,不如建立时间观念,让孩子从小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并进行自我管理!

2、磨蹭是想体验过程

小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不那么在意结果,他们享受的是体验的这一个过程。成人做事一般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而孩子是以过程为导向的,但是父母都是以成人的标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这就是父母觉得孩子磨蹭的原因。

孩子不重视结果,是因为3-6岁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还没有建立起因果逻辑,难以理解 社会 复杂的因果关系。应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两面看待,如果说孩子不在意结果,很享受过程,那么我们不妨在不违反规则的底线中来尊重孩子,照着孩子的思维去做!

3、磨蹭是因为天生慢性子

有些孩子做事情就会比较磨蹭,因为他需要想很多,才会决定去做。先天气质在人的一生当中是比较难以改变的。对于这一点,作为家长,能够做的是接纳,然后因势利导。其实性子慢的人也是有优势的,他做事之前会大量思考,所以在动手去做的时候,速度就会比较快。

4、磨蹭是我有自己的秩序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孩子变得特别“磨蹭和执拗”,他要求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他的顺序走,比如在去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走,穿衣服即便再急也一定要先穿裤子再穿上衣,如果我们打破了孩子的秩序,他就会变得很愤怒。

这个时期称为秩序敏感期。在维护秩序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开始懂得对父母说不。秩序敏感期过度得好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识也会发展得比较完整,长大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条有理,有自己的一套章程。如果秩序敏感期没有过度好,则容易缺乏秩序感,做事拖拉。

秩序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2-4岁的时候,在此时期,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秩序。如果他的秩序造成了不好的结果,我们不妨和他订立一个可执行的规则,告诉他,在他能够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我们尊重他的决定。

5、磨蹭是因为父母磨蹭

家庭教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比起听到的,孩子会更愿意相信看到的。

教育最主要的是言传身教,说得再多不如一个行动,所以如果孩子的磨蹭是基于此原因,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有的时候我会嫌孩子吃饭慢,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

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拖拉就磨蹭拖拉,反正有爸爸妈妈在!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中,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帮助孩子改掉拖拉毛病: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1.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孩子的磨蹭拖拉,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2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孩子磨蹭拖拉,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改掉孩子“拖延症”毛病 你需要做到这几点

3.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要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

想让孩子不再磨蹭拖拉,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入手,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孩子、影响孩子。需要大人对自己有觉察,对孩子有同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哟!

做事拖拉,是一件令人很反感的事,特别是父母看到自己孩子这情况的时候,心中简直是怒火中烧。孩子越这样,父母就越着急。

越急躁的家长,越容易培养出慢性子的孩子。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错。我们越希望快,心理时间就越慢,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在这里,有三方面的建议,能有效改善孩子拖延症:

孩子拖拉是不知道时间的价值,磨磨蹭蹭浪费时间也不觉得可惜,做起事来没有计划,想起什么做什么,也不规定何时完成。这时候应该给孩子要做的事,列个计划表,并且要尽量遵守,提高孩子的效率。同时他明白如果能够尽快做好一件事,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更懂得时间的可贵之处。

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多依赖,若是想让孩子飞翔,要给他自由的翅膀。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由自己拖延造成的后果也让孩子自行承担,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坏处,也就不敢再拖延了。

孩子的拖延症,背后也有个爱拖延的父母。比如,父母在家吃完晚饭不洗碗,玩会手机,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去洗。这一切,都会被你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效仿父母那样去拖延自己该做的事。

想要孩子不拖延,父母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同时父母要在细节方面,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告别拖延症。

拖延症是当下孩子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缓解和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客观和理性的分析。孩子对于他感兴趣的事物是不存在拖延的,比如说带他出去玩,去看玩具,去找小朋友等等自己喜好的方面是很快就能做出反应和决定的,相反在不感兴趣的方面往往存在延迟回答,不反应,不执行,其实我感觉这是孩子有意识的拖延或者说是消极情缩,并不是直正意义上的拖延,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并不用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但是注意一点不要用过于强硬命令来纠正他的错误(这里的错误是家长自认为的错误)以免孩子过早的产生抵触和强烈的排斥情绪,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要找出他的兴趣所在慢慢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家长要陪伴孩子慢慢坚持,日久天长好的习惯终将取代坏的习惯。还有一种就是所说的拖延症可能就是慢性子,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有时形容成年人是稳重,沉着,但在孩子这里就是拖延,这时候家长要给孩子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培养和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设立一些小的奖罚规则。先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点一点来改变孩子。最后说一句,这些都是需要家长的陪伴,坚持和精力的付出。

拖延症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影响非常恶劣,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改善拖延症呢?

一:之前我们说造成孩子拖延症的原因中有一个就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那么可以针对这一原因,家长可以为孩子定制学习计划表,明确下什么时间内做什么事,可以按照学校的时间制定。

二: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也不必操之过急,对于改善孩子的拖延症,先从小事开始慢慢做起,等孩子做到了再慢慢的提高难度,不是太急躁,否则孩子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对于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等事情,家长要适当的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自己能感受到做到这件事是开心的。

四: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家长都有拖延症想改善都不那么容易何况小孩了,面对孩子的坏毛病要有耐心的劝导。

五:在 育儿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和周围的宝妈们一起交流探讨,在纠正孩子坏毛病的路上,孩子肯定会有逆反心理,家长要充分的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到更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