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十大理念(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十大咨询理念中,前三个理念很重要: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信则灵,对立统一规律。几乎每个案例咨询都会用到,这是宏观的。而后面这些就很简单了,记住就行了。

        四.症状或者问题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人为什么会痛苦?因为来自于强迫性的重复。问题怎么来的?来自强迫性的重复,其实问题不存在。

        重复:两次以上叫重复。

        强迫:我知道我不该这样,但又不得不这样。

        如有人跟你说,我很自卑——其实,就是知道自己不该自卑,强迫性重复。我觉得我是好人,但整天做坏事引发痛苦。痛苦来自冲突,痛苦来自不接受。

        来找你咨询的结果是找你打破重复。如有人数楼层,知道不对做不到,重复而形成的强迫,内心是有冲突的。他希望我们帮他解决重复,我们帮他解决冲突,我们帮他解决的是强迫。

        讲到这里,老师举了个例子,某个姓王的女孩儿害怕乘公交车,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恐惧症。她是害怕乘公交车,并不是害怕公交车,是典型的幽闭恐惧,我们应该叫他“有病的小王”。让“有病的小王”乘公交车这是正常的,老师问,你找我咨询是想过正常的生活还是不正常的?答当然是正常的生活。老师说,那好,从现在开始你去乘公交车,然后开始恐惧,这才是正常的。于是,“有病的小王”开始乘坐公交车,上车就开始大叫,那就让她大叫,后来乘了几次之后就不叫了,这就是典型的脱敏疗法或者说暴露疗法。

        有心理问题的人,他不接受自己有病,他再找你咨询,没有接受就没有改变,先让他接受。症状是怎么来的?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关于害怕和恐惧。它们不一样。害怕是和现实相符,这个房间跑进一只大老虎,我们都害怕。而恐惧是和现实不相符的害怕。恐惧有:场所恐惧(有人害怕空旷的原野,包括广场、人多的超市)、社交恐惧(见人脸红)、特殊恐惧(比如害怕毛毛虫、害怕打针),密集恐惧、幽闭恐惧(电梯内)等。

        五.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

        这句话来自爱因斯坦。

        比如说你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一个人往东走,需要你帮他。你绝对不能跟着他往东走。

        如,缘木求鱼,有人在树上钓鱼,很痛苦,作为咨询师的你从树下走,他让你帮他钓鱼。你脱鞋上树了,这是不对的,再傻也不能上树,你要想办法把他从树上引下来,他不下来不要紧把树砍倒。

        一定不能用ta的思维方式解决ta的问题。

        举例:某咨询师咨询思维重复,人家问为什么1+1=2?好容易给他解答完系列数学问题,他听到了那英的歌“你伤害了我又一笑而过”,就问为什么伤害了我还能一笑而过?不到5分钟就将咨询师催眠了。他是强迫性的穷思竭虑。

        正确的咨询应该怎么回答?就说不知道,不接茬。可以胡说,打破他的强迫性思维。

        心理咨询师比较重要的,要学会说不知道。当你敢于说不知道时,你就比较成熟了。要心里明白,就是不说,就怕不明白乱说。

      六.有效比正确更重要。

        什么叫有效?实现目标就叫有效。没有目标别谈效率。目标管理就是时间管理,一旦抓住时间,就知道什么叫轻重缓急,你就知道选择。什么叫选择?在心理学上,选择就意味着放弃,选择意味着完美。

        没有舍哪有得?舍容易还是得容易,当然是得容易。

        有效比正确更重要。

        有效和正确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例如,很多人因为孩子成绩来咨询,孩子的成绩有什么决定?由学习过程决定。过程由什么决定?由状态决定。状态由什么决定?由情趣决定。孩子的成绩谁关注?老师、家长和孩子,学习过程谁关注?老师和孩子,学习状态谁关注?孩子关注。兴趣谁关注?谁也关注。谁也关注就是谁也不关注。

        全等于无,例如这次考试不划重点。那么就等于是这次考试全部是重点,所以全等于无。

        如果这个事情是教育能解决的,你不要去解决。我们就是为教育弥补不足的。如果能通过法律教育能解决的我们不要参与。

        上面的问题回来了,学习兴趣由谁决定?由喜欢决定。一个孩子如果学不好这门功课,他一定不喜欢老师。教育上有句话,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就不要追究孩子成绩了,而要想尽一切办法和老师搞好关系。他喜欢这个老师他和这个老师关系好了,成绩自然就好了。怎么让孩子喜欢老师,是家长的事。这就是有效比正确更重要。

        社会公职人员,必须以正确为导向,按流程来。我们要保证在正确前提下的有效。

        (2020.5.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