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天津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10-09
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务求必成,为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天津而努力奋斗!

天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消息,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学习扩大会和全体党员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何立峰强调,编制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发改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改委已经成立《纲要》起草小组,专项规划已报国务院。

受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委托,何立峰在传达学习会上强调,全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委党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发展改革具体工作中。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学习贯彻。全会《建议》及说明等有关文件将逐步公布,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已经制订印发的发改委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学习,逐字逐句理解,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二要勇于担当尽心尽责,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好《纲要》,是发改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改委已经成立《纲要》起草小组,专项规划已报国务院。必须把《纲要》研究好起草好,同时高质量高效率编好专项规划,加强与《纲要》衔接。

三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做好今年余下两月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做好今年最后两月工作至关重要。必须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十二五”战略目标,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四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为落实好全会精神提供坚强保障。切实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十三五规划

前序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按照武清区“三提升、两引领、两培育”的农业发展总体要求,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强化政策创新、科技支撑、龙头带动、资金扶持、项目聚集,增强安全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抗风险能力、示范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树立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开放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为武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资源潜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化、设施化、装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使资金、要素、技术、人才向现代农业聚集,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排头兵,进而走在全国大城市现代农业发展前列。

一、全区农业发展现状

武清是天津的农业大区,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农业总产值90亿元,增加值44亿元。全区户籍人口85.5万人,农业人口69.3万人,农业劳动力38.7万人。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增加值50亿元。

一是优势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29万亩,其中粮食占地82万亩、蔬菜26万亩、棉花4.5万亩,果园4.9万亩,苗圃1.6万亩,其余为瓜类、油料等作物。粮食、蔬菜、奶牛是我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年粮食播种面积140万亩(小麦播种面积55.7万亩,玉米播种面积84.3万亩),产量6.6亿公斤,蔬菜产量175万吨,奶牛存栏5.2万头,年产鲜奶23万吨。粮食、蔬菜、奶牛产业规模和产量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年生猪饲养量64万头,出栏37万头;肉鸡饲养量1300万只,出栏1000万只;蛋鸡存栏224万只,鸡蛋产量2万吨;肉牛饲养量2.7万头,出栏1.4万头;肉羊饲养量16万只,出栏9万只;淡水养殖水面9万亩,年产水产品5万吨。2005年被评为全国奶牛生产20强县之一。2005年和2010年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2012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二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全区设施棚室总面积达到18万亩,占蔬菜基地面积的70%。已建成君利、梅厂、北国之春、农情缘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2013年,启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工程,计划到调减粮食种植面积25万亩,扩大林果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并继续扩大设施农业面积,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

三是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10.8万千瓦,各种农业机械8.1万台套,农机总值达到10.8亿元。农业机播比例达到100%,机收比例92.5%。拖拉机保有量为7092台,配套农具11269台套。共有排灌机械2.4万台,田间管理机械1107台,小麦联合收获机89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59台,设施农业机械4000余台套、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2万台套。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0余家,带动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有45家企业被认定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6家合作社被评为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田水铺青萝卜、黑马蔬菜、益捷绿色食品猪肉、绿翅肉鸡、猫不闻速冻食品,和平牌挂面等农产品品牌在京津地区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全区有22.6万亩蔬菜基地、62.2万亩粮食基地、2.3万亩果品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家企业、合作社的42个农产品通过了有机或绿色食品认证。

六是农业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小农水项目建设,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5万亩以上,农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

七是“水、绿”自然环境不断提升。近年来,投资近30亿元,实施了“大绿大水”工程建设,逐步将武清建设成为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全区有林地面积77.9万亩,森林覆盖率33%。通过实施水系贯通工程,对近150公里河渠进行了综合治理,使我区水环境初具“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景象。特别是2012年以来,实施了北运河郊野公园建设,将北运河沿线打造为我区重要的经济带、景观带、产业带。

八是农业发展成绩显著。2012年初,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5月被农业部、财政部评定为全国2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之一。6月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40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之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产出率低。全区粮食占地面积82万亩,亩产量944公斤,纯收入1566元。粮食生产效益不高,需加快高效农业发展速度。

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部分都投入到二、三产业的生产中,农业生产中缺少有知识、有素质的年轻农民,不利用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三是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取得金融资金支持。许多企业、合作社完全依靠自身自有资金“滚雪球”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带动群众增收能力的提升。

二、未来五年形势预测

至2020年时,武清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具备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同时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与京冀之间的农业合作,力争实现政策、资源共享。

一是农业结构科学、合理。科技密集的种业,知识、文化密集的农业旅游业,信息技术密集的设施农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畜禽养殖业,四者构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布局上,实现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服务五大功能齐全、强大。

二是生产功能完成了质的转变。“名、特、优、新、稀”成为地产农产品的主体,且80%以上属于绿色或有机食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使武清品牌不但在全市、全国市场上享有盛誉,成为著名品牌;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亦有一定知名度,成为免检产品。

三是区域农业一体化形成。武清的种业、农产品加工与制造业和农民教育培训,为环渤海经济区乃至全国的农业,起到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与周边农业在市场、生产上合理分工,互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达到共赢,实现京津冀区域农业一体化。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全面实施,农业不但实现了资源低耗、高效、集约,而且使农村环境洁净、空气清新、流水清澈。

五是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深入开发。农业旅游、休闲、娱乐项目丰富多彩,优雅的乡村田园景观,成为游客留恋忘返的“乐土”;加上“沃土”(肥沃的土地)、“净土”(洁净的环境),“三土”成为都市人出游的首选地之一;通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采取节水、增加植被等措施,使农业的生态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拉动下,涉农二、三产业发达,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使一产从业人员较目前减少三份之一以上。

六是农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充分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转移,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通过创意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文化附加值、科技附加值、绿色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加工附加值,使农业效益位居全国前列。

三、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构建以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为主导,以农业产业化

1 2 3 4 5 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