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王兴与程维:与其做对手,不如做兄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滴滴与美团有太多的相似的地方!


来源|中国企业家、砺石商业评论等


2017年2月14日,美团上线打车产品的这一天,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和美团点评CEO王兴一起吃饭。 程维回忆,当时并不知道王兴在做这个事情,王兴也只字未提。吃完饭看新闻才知道了这件事。


2012年冬,北京马可波罗酒店门口,王兴和程维一起等车。一辆出租车停在门口,司机探出头,“哪位约的车?”程维摆摆手,得意地看向身旁的王兴。


就在刚刚结束的饭局上,程维向王兴展示自己的作品“嘀嘀打车”,不料王兴只看了一眼,一盆冷水浇下来,“这个产品注册流程设计的太垃圾,你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哪里还有需要注册的。”


时过境迁。两位昔日好友在出行市场正面冲突,而且仅仅几个月时间,已经透露出短兵相接的味道。


继在南京试点10个月后,12月28日,美团打车正式在全国7个城市的美团APP上线打车入口。


这7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与厦门。在这7个城市中,美团启动“美团打车用户报名”活动,活动介绍显示,只要用户报名满20万人,美团打车服务就将在该城市开通。



就在美团APP在北京、上海等新城市上线打车入口当天,某 财经 杂志对滴滴创始人程维的一篇深度专访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在这篇专访中,程维重点提到了美团的网约车业务。


程维说,其曾问美团创始人王兴“为什么要进军网约车行业”, 王兴没有说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坦诚的说“我就是试试” ,我相信王兴并没有撒谎,他真的只是想试一试,美团出行能实现什么样的结局,他并没有十足的底气。



焦虑与不自信,虽然这是程维对摩拜的评价,但我觉得这样的形容词,其实用在滴滴自己以及新的竞争对手美团身上更为贴切。


我们从头看看这两家公司, 在美团和滴滴崛起之前,王兴和程维的成长经历几乎完全相反:王兴含着金钥匙出生,标准富二代,程维则是出身于平民家庭。


当王兴一路玩着电脑被保送清华、出国留学的时候,程维不得不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卖保险、足疗店打工,直至进入阿里中供体系。


但当程维一路见证阿里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时候,王兴的人生主题就是失败、失败、失败。王兴先天有的,程维都没有;王兴后天经历过的,程维都没经历过。


谁得到的更多?谁失去的更多?


但从美团和滴滴开始,二人的经历越来越像: 同业大战、收购兼并、圈地圈钱、在巨头之间周旋……到最后发现,这所有的故事,居然发生在同一条国道上。 蒙古铁骑和十字军都曾踏入同一片土地。



程维借成吉思汗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是被逼应战,但在中国互联网江湖,从来不存在正义不正义,只有碍事不碍事。 每一次互联网大战,几乎都是遭遇战,哪有递交战书一说。


但是,滴滴与美团两家企业有太多的相似点。


滴滴与美团两者都是在本行业进行了长期浴血奋战,虽然击败了一个个竞争对手,但都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终依靠资本巨头的推手,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合并,才使得战火有所消停。


滴滴合并了快的打车、优步出行的中国业务,美团合并了大众点评业务,被合并一方的创始人都最终出局。


两者稍有不同的是,大众点评业务因为与美团有一定的业务差异性而得以幸存,快的打车与优步中国业务则与滴滴合并后,相继销声匿迹。


滴滴与美团两者都进行了史无空前的巨额融资,但始终无法摆脱亏损泥淖,上市无望。


最新的融资消息显示,2017年10月,美团点评完成了新一轮的40亿美元融资;12月份,滴滴官方也正式宣布,同样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


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两者都还在依靠外部输血而续命。


也正是因为长期无法实现盈利,过度依赖巨头输血,导致滴滴与美团殊途同归,最终双双归入腾讯怀抱。 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腾讯与阿里的战略博弈,没有资本巨头的多轮输血,滴滴与美团是否能撑到今天?


然而,程维、王兴就不像马云、马化腾与李彦宏那么幸运了,网约车、团购、外卖等业务具有天然的商业模式困境,虽使用高频,但客单价、竞争门槛与用户转换成本都很低,用户在价格战下几乎没有忠诚度......这些弱点都导致它们的收入很难覆盖住高昂的运营成本与费用。



程维与王兴在面对巨额亏损的主业时,很难自信,即使手握重金,也依然感到焦虑。


融来的钱,远不如自己赚来的钱用着安心,赚来的钱具有可持续性,而依靠融资输血总会忧心忡忡。因为投资人无法掌控,你永远不知道投资人什么时候会对你失去信心。


并且随着资本的大量输血,王兴与程维的个人股权不断被稀释,对企业的掌控权也在逐渐被削弱, 腾讯、阿里等战略投资者的意志会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面对天然的商业模式困境,程维与王兴能做的只有在投资者没有放弃信心之前,依靠巨额融资支撑下去,尽快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王兴和程维都在马不停蹄的扩充着边界,希望能尽快找到一条盈利之路。


腾讯同为大股东的京东商城,曾经和美团、滴滴面临着一样的商业模式困境,但其依靠供应商账期,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现金流,并在物流与互联网金融领域找到了规模化盈利的可能性。


滴滴出行沿着出租车、快车、专车、代驾、共享单车与二手车等领域不断做延伸,但这些延伸对规模化盈利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效果。 滴滴被迫又对外讲起无人驾驶与国际化的故事,最近又传出要进军外卖。


美团则沿着团购、外卖、酒店、旅行与到家服务等领域持续扩充边界,但也无助扭转亏损的局面。 无奈又试着攻入滴滴出行的腹地:互联网出行业务。



事实上,美团打车推出的早期,担忧声远远大于支持声。当外界对于美团做打车持怀疑态度时,背后的投资人却很坚定。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王兴跟我讲要做打车的时候,我觉得是好主意。当时也有投资人反对,担心打不过滴滴,担心烧钱太多。”


但他的考虑是, 用户有无需求,市场的痛点是否足够大。大概有30%的用户打车是去吃饭,与美团点评平台的用户重叠。所以,这是刚需。


这个逻辑与王兴开疆拓土的思路不谋而合。王兴曾说,“战略上的业务判断,是What(做什么)和How(怎么做)的问题。What就是要看公司的使命,Eat Better,Live Better。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凡是跟吃和生活相关的事情,我们都应该考虑参与。”


为什么美团点评什么都得做? 因为,未来超级平台才最有价值,只稀缺资源。 徐新的解释是,只有你什么都做,才能把用户的时间耗光并养成使用习惯,否则没有被满足的市场就会被别人拿走,甚至侵蚀你其他板块的业务。


滴滴做外卖,美团做出行,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这种尝试对双方都是没有益处的。


一方面要分散资源与精力进攻对方主业,但无法给对方带来实质性威胁;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对方对自己主业的反击,在防御自己主业时,还要继续消耗掉更多的资源与精力。


更为重要的是,美团与滴滴的主业都不景气,即使美团与滴滴能从对方主业中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也无助盈利的改善,只会把自己拖进更深的泥潭。


滴滴与美团在外卖、出行领域的战争,注定两败俱伤。另外,如果滴滴与美团相杀,我想,这会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所乐意看到的。


虽然王兴说“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程维说“我心中无敌”,但这些姿态也只是能对外示示人罢了,自己并不能当真,要格外的重视战略全局。


美团与滴滴目前都共同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天然困境,现在重要紧急的是先稳定住主业,并尽快找到盈利的方法。 在这种境况下,王兴与程维,与其做对手,不如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