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文学作品宜采用叙事性的方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1-22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叙事性的方式容易使儿童理解并且产生兴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1-22
儿童对于故事的接受力更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1
1、叙事性作品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心理、肖像等的描述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他的人物形象生动可感。作为儿童文学,采用这种叙事方式,容易使儿童理解,并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
2、儿童文学 ,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儿童文学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原则,即: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服务于儿童、陶冶儿童心性;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纯文学宗旨;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
3、叙事性方式是指在叙事作品中用于创造出一个故事传达者(即叙述者)形象的一套技巧和文字手段。
多莱泽尔根据:“第一,故事是由第三人称还是由第一人称叙述,第二,叙述者是否是行动的人物,第三,叙述者的主观态度以及对人对事的评价、评论是表达出来还是含而不露”这三条标准,划分出六种叙事模式。
这六种叙事模式为:第三人称客观叙事模式,第三人称评述叙事模式,第三人称主观叙事模式,第一人称客观叙事模式,第一人称评述叙事模式,第一人称主观叙事模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