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学》K-town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只要势力够庞大,任何一个族群都能在纽约建立一块自己的地盘:东村的小乌克兰、西哈林的小塞内加尔、绿点的小波兰……当然,团结强悍的大韩民族也有属于自己的韩国城。

曼哈顿的韩国城位于三十二街,短短一条夹在百老汇大道和五大道之间,规模不像中国城占据整片曼岛东南隅。虽然再往上走到三十五街也有好一排韩国餐馆,唯独三十二街的路牌特别标注了是「韩国道」,纽约客则简称它为「K-town」。

南韩从饱受战火摧残的亚洲小国,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经济核心,朝鲜民族走向现代性的每一步,其实都浓缩在K-town 的每一角:她不是开发中的中国,但也绝非亚洲唯一已开发的日本;她是出身卑微的少女,急着借由模仿学习跨越阶级横膈,但一举一动还是会不小心露出土气。

在东村的小东京,仔细端查才能发现几粒汉字或假名—崇洋的和人甚至更喜欢用罗马字母拼日语发音—「先进民族」经营的店家招牌之所以低调,先不谈虚无缥缈的设计质感,而是怕坏了整体市容景观。但K-town 比较像中国城,如豆腐干的硕大谚文闪著五色霓虹,就怕人家不知道这里有卖海鲜煎饼和腌渍蔬菜。曾有来纽约旅行的朋友带着惊叹的口吻,告诉我她今天经过一个地方,「全是韩文耶!」

小东京的餐馆延续了日本人的友善多礼、笑容可掬(即便虚假):这样吃得饱吗?需不需要加茶?谢谢光临欢迎再来。但K-town 服务生的粗鲁野蛮丝毫不逊中国城:臭张脸的「欧巴」好像你在求他一份豆腐锅,披头散发的「阿珠妈」似流氓问你眼前石锅拌饭还吃不吃。在K-town,用餐像打仗,候位时就被迫先点餐,还没坐稳招待小菜便从四面八方降落桌面,走出餐厅全街道的人都知道你刚吃了韩国烤肉因为满身黏附油烟。

然而当韩产汽车、电子产品流通全球、抢占市场,K-town 终究也有她一套文明体现方式。韩人自行开创的烘焙坊窗明几净,糕饼捏得精致细腻更胜日式甜品店,不像中国城的面包摊总让人担心产制流程是否卫生;首尔开到纽约的跨国连锁咖啡馆从灯光桌椅到陈列摆设毫不马虎,上门买单的可不只亚洲人,老外也会进去边喝拿铁边用笔电。但南韩一如台湾,脱离不了日本与西洋的后殖民: K-town 烘焙坊卖的是红豆铜锣烧和香草瑞士卷,咖啡馆风格仿效的是布鲁克林嬉痞客调调,仿佛大韩文化就无法与时俱进,非得移植进步国家的元素才够时髦。就像来自农村的少女以为抹去一口乡音就能和城市人打成一片,殊不知在背后被嘲笑缺乏自信与个性。

好在,近年的「韩流」总算扬眉吐气找回民族尊严,从前纽约打扮最称头的亚洲人讲细碎轻絮的日文,如今强调鼻喉共鸣的韩语取而代之。韩国姐妹脸妆一丝不苟,朱唇白颊好似高加索种,入时装扮配上一头秀发迷倒多少洋人;韩国兄弟各个肌肉紧实,套上剪裁合身的衣物释放阳刚气息,不若阴柔的日系美少年弱不禁风。当然还有萦绕大街小巷的韩乐,不只传唱亚太地区,连纽约客都能哼上一曲。于是,当纽约还没形成一座「小台北」时,当台湾还在摸索本土精神如何现代化时,K-town 一如小东京,同样成为在纽台人的聚集地。

台湾留学生学起吃铁板牛肉要配「马格利」农酒,跑夜店不是去白人聚集的肉品包装区而是三十二街的韩式酒吧,采买生鲜蔬果K-town 可能比中国城更值得信赖。就算口口声声咒骂三星手机,鄙视起亚汽车,只要台湾人走进K-town 的烘焙坊买下一粒马卡龙,纵使还在邯郸学步,韩国人便有立场宣告自己已出头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