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帝如何应对涌向边境的越南难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最近接不接受叙利亚难民让欧洲头疼。面对难民,英法德匈牙利等国态度迥异。相比英法匈最初的嫌弃态度,德国自始至终是个例外——国内多数人乐意拥抱难民。

  古代中国特别是清朝,也曾面临类似的难民问题,但清廷并不存在欧洲人那样的分歧。东亚区域内任何一国内发生战争(清朝称为内讧),难民若涌入中国版图内,地方官的处理步调几乎一致:将难民送回去。

  1739年(乾隆四年),安南国(今越南北部)发生内乱,难民涌向云南、广西边境,清廷地方官最初也是将他们送回原籍。但随着难民的增多,如此处理难以为继,且遇到了更大麻烦,靠近中国边境的不仅仅是安南难民,还有中国境内的投机者、安南的叛乱分子。清廷面临更复杂的管治考验。

  一、“柔远万方”,对“外国”难民像自己人

  1、好吃好喝招待好,给钱给粮舒服回家

  清廷地方官“送回去”的难民,是越南内战造成的。1739年(乾隆四年),自打败明朝占领军后建立起的黎氏王朝逐渐式微,王朝权臣郑氏(称安南)与阮氏(称广南)割据南北,郑氏在北方挟天子以令阮氏,垄断向清廷朝贡的权力。郑氏家族统治逐渐衰败,出现“暴君”郑杠,北方内乱。大批“难夷”往北涌向云南、广西边境。

  难民如潮水。1741年6月,云南总督庆复奏报“都龙厂(今云南都龙口岸)民及各处被兵处所难民、男妇纷纷奔避,窜入沿边界口”。1742年7月,乾隆帝自广西巡抚杨锡绂处得知,“安南谅山一带夷民……失业荐饥,窜入宁明、龙州、土江、土思等州内地乞食。”

  难民持续增加,一年后,1743年,署云南总督张允随称,“但都龙一厂,聚集民、夷不下十余万”。

  面对这么多陌生的难民,地方官第一反应不是驱赶,而是优待。庆复在给乾隆帝的奏疏中说,“安南世守外藩,恪昭恭顺,其所辖各境与滇地毗连,彼国人民避乱逃生,即同天朝赤子”,把越南难民当作自己人。他又说“臣敬体圣主柔怀万方,中外一体之德意”,按照皇帝柔怀万方中外一体的指导思想,在“沿边地方搭盖棚厂、收赈难民”,又“分别夷、汉,稽查安插,不致流离失所”,让难民有地方住,有东西吃。乾隆帝“从之”。

  广西巡抚杨锡绂也奏报,那些来到广西觅食的难民, *** “分别存恤”,老弱病饿的给口粮,等恢复好了再押送他们回籍。强壮的能够行走的,就给口粮给路费,交给越南谅山的官员自己处理。乾隆称赞“办理颇妥”。

  清前期中越边境。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2、优待难民,才“不为外夷所轻”,很有面子

  云南与广西的地方官做法十分寻常。清廷主导的东亚天下,安南与清廷是“宗藩关系”,安南有向清廷朝贡的义务,清廷必须给予藩属国数倍于贡献的赏赐,并掌控册封、给予合法性的权力。属国内乱,若有请求,可以派兵干涉。外敌入侵,必须保护属国。难民入边,安抚、送回原籍,是常规动作,不以难民性质不同而不同。

  除了战争,还有因风浪漂至中国境内的难民,清廷对此也有一套处理办法。以琉球为例,当琉球渔民不慎随风浪漂流至中国沿海时,地方官先查明身份,得知是属国百姓时,会先上报上级,将他们在福建驿馆安顿好,送来米、盐菜银、衣服、被褥等等,此谓之“恤”。还有“赏”,包括蓝布、棉花、茶叶、生烟、面、肉等等,临走前,地方官还会把船只修好,帮助变卖船上携带的货物,让难民有钱有物有东西吃,安全回国。乾隆帝说,这样做才“不为外夷所轻”,才是“柔怀远人之道”。

  二、“难民”身份变得复杂,清廷向他们关上大门

  1、穿越边境的有难民、坏分子、中国投机者、人口贩子

  清廷将战争难民送回原籍的做法,并没有解决边境的难民问题。

  首先,这一做法对小规模难民成效显著,遇到人数较多且长时期聚集的难民,不可行。涌入都龙厂的十余万难民,地方官如果一一柔远、“请走”,成本巨大。难民若不听从,难免不会引发 *** 。庆复就十分担心难民“乘机从贼”,他的办法是暂维治安:从各地调兵计750名以备不虞,发布安民告示,告诫民众“毋得惊窜失业”,以待难民自行散去。此处置方式获得乾隆首肯。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