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星的艺术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张晓星花鸟画的独特性 叶鹏飞
唐代张怀瓘对欣赏书画有一句极妙的话:“欲知其妙,初视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当今画坛,能使人“久视弥珍”的作品并不多,而能使人“心追目极”者则更少。近读张晓星老师的花鸟画近作,正合张怀瓘所言。其画的静境、诗境、新境,显示出的独特性,更使我“情犹眷眷”,她是当代画坛屈指可数的工笔花鸟画家,其作品透射出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着我。 有成就的画家,都是有独特意志的人、有独特思考的人,张晓星花鸟画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其画面的静境上。  在张晓星花鸟画的画面上,她构建了静谧的氛围,不论是芦滩双雀、秋葵翠羽,还是紫藤飞燕、荷塘栖鸟,都透射出清幽、神秘、令人神往的静境,这种静境的取得,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之情的结果。她幼承庭训,涉足丹青、立志砚田,于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得到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师李长白的悉心指导,后留校执教至今。长期以来,她以坚强的毅力,独特的意志,在教学的同时,深研传统、锤炼笔墨。其用笔的一丝不苟、用色的清单素雅,用水的滋润晶莹,成就了她构筑静境的深厚基础。  张晓星花鸟画静境的构筑,更得力于她的心境。黑格尔指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当今绘画界的浮躁已成通病,商业的炒作,自我的吹嘘,以期作品的利益。但张晓星始终冷静地面对这一切,在写意画盛行、举笔草草、追求速效绘画年代,她坚持苦耕苦磨,保持着对工笔花鸟画的一往情深。古人的“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精益求精的观念,促动着她坚守自己的一片净土。对名利的低调,养成了她对画境的高攀。每当夜深人静,她则心斋坐忘,静游砚田,徜徉自怡于自己的家园之中。“心远地自偏”。远离世杂的纷扰、远离利禄的引诱,构成了她花鸟画独特的静境,这也是让人“久视弥珍”的缘由。  张晓星花鸟画的独特性,又体现在她作品透射出的诗境。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我国绘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直是画家追求的画境,但又并非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这必须要求画家心灵与自然能浑然一体,才能观照其审美对象,感受出大自然的亲和力,才能在作品中体现“人”的“本于心”的精神,达到诗化的境界。从张晓星花鸟画诗境的取得,是她长期“格物致知”,负箧写生,浸淫自然的结果。她几乎一年四季的花卉草木都写生过,练就了观察自然、妙悟自然、提升画境的表现手法。她“在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同时,对自然界另一种美——即由不同形态、质感组合在一起,共同体现出的丰富、变化的形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张晓星语)——这正是骋怀观道、妙悟自然的写照。所以,她的画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升华、心造、诗化、溶和了她亲和自然的情怀,无处不透出“本于心”的诗境。  清代大画家恽南田说:“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昔人云: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这具体地描述了画面中诗境的表达。在张晓星的画面上,即是如此:她画石,从不一览无余,有隐约感;她画花,总有看不透的余情,有着笔尽而意不尽的诗境。画面上花草幽深,枝叶飘扬,静中寓动;画面上群鸟或栖或翔,婀娜自语,顾盼呼应,又动中寓静,有着“致虚极、宁静笃”的效果。读她的画,仿佛是感受动人的诗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使人沉醉于“独怜幽草涧边生”、“红蓼花疏水国秋”的诗境之中,有“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的享受。张晓星花鸟画的最成功处,即是画面上的笔墨色彩始终由衷有情,将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沉思用内心中的真实情感流淌出来,始终保持着清雅、幽逸甚至冷隽的格调,形成独有的感人力度。工笔画创作,往往会不自觉地被程式化手法所羁绊,丧失天真和真情,成为匠气的制作,只有达到诗境的作品才能逃脱这一羁绊,这正是张晓星花鸟画的高深处和独特处,也是能让人“心追目极”的缘由。  张晓星花鸟画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她的新境创造上。  工笔花鸟画,自宋代开始繁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黄荃、徐熙、孙隆、恽格到于非闇、陈之佛以至李长白,留下了丰富的宝贵传统。时至今日,作为时代的画家,既要负担起传承的责任,更要有所发展和创造。继承已非易事,别开新境更难,其“师法自然”是一方面,“中得心源”是一方面,还必须“造化在手”,使艺术表现个性化。达到手起云动,心造万物,从胸中吐纳出生动之象的能力,才能进入艺术创作的高级阶段。张晓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一直致力于营造一个带有浓郁主体气息的艺术之境。她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凭藉着她扎实的笔墨基础,渗含了写意手法来表现工笔画,将“工”与“写”紧密结合,提携了工笔画的抒情写意功能,开创了新的工笔画表现手法。在构图上,她利用活泼的线条、滋润的水墨、清雅的色彩,进行特定组合和重构。她采用单纯的局部与透视的总体的变化,构成了由近渐远的韵律,产生了近实远虚、或近虚远实,相互衬托的效果,使画面产生山水画一样的层次感和深遂感。具体地说,她用山间云雾的变幻,用于画面背景的烘染,使之画面实中带虚,产生奇幻的效果;她画竹,都以晨雾浓浓、雨意绵绵的景致出现,表达潇湘风雨的特质;她画鸟,多数以全鸟出现,半隐半显于花叶林间,产生林幽鸣鸟远的画境;她画花叶,重在风姿的刻画,不以常见的全叶出现,而总是半露半虚,成为她画叶的独创。她有一幅《高枝迎风图》可谓是她别开新境的代表作。在画面上,她依托水墨色彩对自然物象进行删修提炼,使笔下的花鸟在用水、用色、用墨产生很大的随机性,可变性,成为其进行自我实现心中之象的载体,在静境中产生变幻迷离、深遂幽远的景象。让自己的胸中之气、化为笔下之气,凸显出极难表达的工笔画写意功能。正可谓“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瓘语),这正是她的又一独特处,也是让人能“情犹眷眷”的缘由。  正因为张晓星老师在工笔花鸟创作上把握了中国画传统独有的文化品格,对艺术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以,她能在日渐式微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静心探索,开拓出了写意式工笔画的新境,成为当今画坛在工笔花鸟画上有所建树、有所独创的画家。 文/毕波
观当今工笔画的创作,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表现手法。传统的创作仍是主流,而作为老师身份的张晓星女士却有不同,因为在她的作品里面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她的新意,我并不是说传统不好,传统博大精深固然很好,而新意盎然更高一筹。
不去谈张晓星女士的基本功如何深厚,因为她的每一幅画都已经显示出来了。绘画,包括中国画,不仅仅是技术的成熟才是好画家,在思想性、思路方面,有一个明确的好的思路,甚至在美术史上都能立的住才是真正的大家。
各种工笔画,也有很多人在画,或者说在“创作”,但多数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很像”,我以为这便是对“具象”的诠释,而张女士的作品,不在抽象方面下工夫,也不完全具象,而是“意象”。关于“意象”我的理解是对物象有了深刻的体会,画家选用了最合适的表现手法,以及材料,融入了画家的情感因素。画在纸上的,就是感觉再现,张女士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意象比那个“很像”更像!
张先生的画都是“进去的”,“往里走的”,这点与别的作品比,让人看了总是距离很近,进不到里面有很大差别。这是张女士“造境”方面的自己的体会与方法。在轻松与自然的作画状态下完成,而作品一旦完成,便有了深至几里的效果,甚至“湖阔数千顷”也能让人感受到,这便是她灵活的与绘画技巧造成的,不是遵循“三矾九染”,也不是传统的“勾勒思路、擦点染”,而是一切都为感觉服务,感怀是主动的,来支配方法,一切手法都成为被动。颜色,同样是出自画家自己的心理体会,也不是一层层染出来,而是任由颜色流动,大师任勃朗在油画中也用到这种方法,不去过多强调细枝末节,“意”到了就好了,这便是画家的高明之处。
画家轻松的感觉,秀逸潇洒的笔法,清淡自然的色晕,每一幅作品都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我想着便是艺术对人类的作用吧!
著于2012年8月29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