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495吨大米、123万个鸡蛋……阿里和华为,“别人家的食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1
这年头,企业为了安抚好员工的胃也是煞费苦心,毕竟,吃饱肚子才能好干活。

因此,从万达到阿里巴巴到华为,它们无不把食堂当做产品来经营,殚精竭虑,精益求精,唯恐怠慢了员工的“五脏庙”。

记得鲁豫去采访王健林那次,两人除了坐私人飞机,参观豪气的办公室之外,王健林还特意带鲁豫感受了一把万达的食堂。老王介绍说万达有自己的蔬菜基地给食堂供应新鲜的食材,你看老王韭菜盒子一个接一个吃得倍香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农村出来的刘强东也在吃上很讲究,据说员工每次逢到“6.18”之类的活动,都有专门供应的粮草慰劳一线将士,鸡鸭鱼肉与海鲜,量大管饱。

而华为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更是把员工“吃好”的问题当做重中之重,事实上,它们也在企业的“吃货”界赫赫有名,各地的 美食 让员工大快朵颐,流连忘返。

一年吃掉的大米将近495吨,鸡蛋一年消耗123万个,面粉117万斤……

阿里巴巴的行政部门曾做过统计,阿里园区的星巴克,一年售出43.2万杯咖啡,堪称是全国销量最好的门店。位于杭州的西溪园区内2号食堂的小笼包,一年就有13.2万只被“消灭”,还有个包子铺每年光鲜汁肉包卖出近20万个,煎饼果子一年有13.2万人排队抢吃,油泼面一年卖出10万碗……

而在阿里在西溪园区有5个食堂,南北风味俱全。

其中2号食堂有19个档口,每个档口按地区分:油麻地、户部巷、城隍庙、磁器口、簋街、南锣鼓巷、回民坊……

另外,阿里巴巴的食堂每月都有新品推出哦。网红 美食 “南大门一米蒸”登陆杭州的第一家店就开在了阿里食堂。

就问你馋不馋,肚子够不够大,无怪乎有人说“胖”要算工伤了。

阿里巴巴够厉害,但华为更胜一筹,华为人不但是吃遍了全国,更是吃遍了全球。

要知道,任正非大老板在创业时候就经常下食堂炒菜,华为的元老大概都品尝过任老板的夜宵专供。

为了让员工吃好,任正非还在后勤食堂搞过大比武,他亲自担当评委,激励厨房的大师傅们苦练绝技,钻研绝活。

在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有一个人口只有80万的岛国科摩罗,当地处于火山地带,菜蔬很稀有,特产是金枪鱼,厨房的王师傅的金枪鱼做法就是一绝,清蒸的、红烧的、醋烧的,烧烤的……共有18道菜式,还能把鱼做出肌肉味道,所以“科摩罗最好的中餐馆”就是华为的食堂。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欧洲,在东南亚,在阿拉伯,在南美,在非洲,华为海外代表处的食堂从来都是让人垂诞三尺,不但华为人自己吃得浑身舒泰,客户也是以吃一顿华为食堂为享受。孟加拉烤全羊,莫斯科烤鱼……在很多国家,华为食堂通常都是当地 美食 界的扛把子。

华为和阿里巴巴食堂这么好,应该与马云和任正非对员工的关怀有关。

“要留住员工的心,先要留住员工的胃!”

马云是看金庸武侠小说长大的,黄蓉的厨艺,洪七公、叫花鸡,晓得没?闯江湖的人,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肚皮。

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有很多的武侠色彩,阿里的食堂 美食 算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了。

任正非从小是饿肚子长大的,一个馒头都能吃两天,他对 美食 的热爱是最深沉的,他曾经去也门考察,自己就能消灭一只羊腿。

但更重要的是华为在海外派驻厨师的做法,体现了任正非对海外员工的关怀,毕竟在异国他乡,吃不惯当地的食物,对身心都不利。所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让员工在后勤上受委屈,是这个“狼王”对自己将士真诚的关怀。

在这样的企业唯一的坏处就是太太太容易长胖了。

看过华为和阿里巴巴的食堂后,也就明白了企业的差距在哪里了?

都说以人为本,如果你连员工的肚皮都是敷衍应付,又何谈以人为本,饮食是人之大欲,万万不能怠慢。

当然,企业不是说把食堂搞好就能做好企业,其中的关键是对员工的重视和尊重,人和人都是相互的,你不忽悠员工,员工才不会应付工作。

食堂只是一个突破口,可以由此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话说回来,如果一顿饭都做不好,这个企业又有什么前途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