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求助帮忙写个“思与行:的作文、

高手求助帮忙写个“思与行:的作文、 要求1500字以上 

第1个回答  2012-06-25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圣人主张三思而行,经常述说思的好处,如“思无邪”;“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辈学圣,大约只要将思与学结合起来就算走上了正途,之后只有得道快与慢的区分了。唐代韩愈添油加醋、发挥圣人的观点,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深思熟虑,会大大提高行动成功的概率。而西哲也有“我思故我在”的名言。圣人们的这些意见我都认同。在思与行的关系问题上,我总觉得凡思考后的行动,都符合理性,对合乎理性的行动,当事人就要勇敢地负起相应的责任。说通俗一点,思考后行动就不能后悔。

进入不惑之年后,自己偶尔也会对自己的生平行事作一点反思,怀疑这样一边倒地肯定行前需要思考,是不是也有片面性?近日读到苏轼为朋友章质夫写的堂记,居然也说到了他在这方面的体会,引起我的共鸣。苏轼说:“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即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至;已发而思之,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未发而思,无的放矢,是无效的思维;事情发生后再思考,是迟到的聪明、放马后炮。苏轼性格粗犷,大约也不耐烦这种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的活法。他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宁肯得罪人,也不能有违于本性,苏轼行事大约也属于性灵派的,不大认同事无巨细都要经过思考权衡,谨小慎微、亦步亦趋。细想起来,苏轼此说似乎也含着一定的道理。

打个比方来说吧,火车呼啸着开来,突然发现铁轨上有毫无知觉的孩子在玩耍,是思考后行动、还是凭直觉行动?我想要是思考起来,情形会复杂许多。这样的思考中一定会包括这样的内容:第一,肯定是自问:要不要施救?第二,确定施救后就要推想救的后果:扑上去,救下来了,孩子们脱离了危险,自己也安然无恙;没救下孩子,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孩子得救了,自己被撞死了……等你思考周全后再做出反应,我想孩子早就被快速行驶中的火车撞飞了。别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大多也是这个道理,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只有直觉的反应才管用,理智的选择多半是无效的。

那么是不是因此就要否定理智呢?当然也不是,直觉的正确反应往往要有健全的理性作背景。例如魏晋时代的嵇康(原谅我常常拿他说事),此人脾气不好,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是未加思索的即时反应,但这种未加思索的反应是以“刚肠嫉恶”为前提的,爱恨情仇早已确定,理性的价值观已经深深地烙于嵇康那一副嫉恶如仇的刚肠中了。和同道向秀友善,对钟会就本能地表现为厌恶;喜欢吕安,就一定会讨厌吕巽。嵇康死得早,虽然有《幽愤诗》对自己的行事方式有所反思,却与进行学理总结还差得远,但也不用遗憾,苏轼的表述补上了这个缺。他直白地说:“君子之于善也,如好好色;其于不善也,如恶恶臭。岂复临事而后思。计议其美恶,而避就之哉?故临义而思,则义必不果;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虽然是未思而动,跟着感觉走,却都能在平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中找到行为的逻辑。君子行善,自然是当仁不让;小人作恶,也必是本性使然。

老师总是给我们讲,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至今仍在脑海里回响,可惜,想的多,干的少,仍是我们身上的通病。

  真正有用的知识、经验、思想,都是从人们的具体实践中得来的。别人的,书本上的,应该说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自己躺在床上的白日梦,写在案头的座右铭、计划书,如果不变为立即的行动,那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纸空文。与其坐而论道,思前想后,不如身体力行,付诸实施。我们都知道蜀之鄙有二僧的故事,两个僧人,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这则故事主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也说明了不要等到自己觉得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动手,一件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准备好,然后再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所以只有在干中学,学中干,这样才能取得相应的成功。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但最重要的是“做”!在条件尚未成熟,思维还不清晰的时候,要敢于去闯,勇于去冒,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游泳中学游泳,在下棋中学下棋,在战争中学会打仗。小平同志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现在我们提倡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这些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就连我国明代中叶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也主张要“多在事上磨练”。可见,行动的难能可贵。

  当然,我们说行动的重要,实干的紧迫,并不是说思想就无关紧要。而是说这思和行相比,行更为关键。但这行,也只有在一定的理论和思想支配、指导下,才能做的更好。盲目的行动,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瞎碰乱撞,那同样是不足取的。

  这思与行,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思与行,也可以说是知与行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的哲学史中是一个论战不休的命题。有说知是行之始的,有说行是知之始的。有说知行合一的,有说行可兼知的。有说知难行易的,有说知易行难的。但我总觉得,对于青年朋友来讲,行更为重要。

  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大黄蜂是不能飞的。因为从它身体的大小、重量和形状与它翅膀完全张开的比例来看,飞行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大黄蜂对这种深奥的科学理论一窍不通,它不管不顾,坚决向前飞着,每天都能采到一些蜂蜜,快乐的生活着。

  在这一点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两次更名的行动,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陶行知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后来其实践与研究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更名“陶行知”,并终其余生。他还有一句名言:“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更是对思与行的关系,做了直观的表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