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这一章老子告诉了我们几个重要的人生道理:

第一,有道人的境界

老子承接上一章的内容,讲解领悟了“道纪”之人的情貌特征。他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对于古代那些善于修道,并得道的人,他们的智慧与道德修养达到身心和谐自在,精微到了妙不可言的境界,甚至到通玄的地步,他们便对宇宙的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事儿,全都了如指掌,达到内外兼通的程度,相当于佛家所说的“圆融无碍”,也就是一切万物皆可以随心所欲。

第二、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如冬天过河,谨慎而不冲动;如犹畏四邻,警惕而不大意;如去别人家做客,严肃而不放肆;态度和蔼可亲,如冰之将释,融合而不排斥;性情厚道朴实,如未雕之原木,纯朴而不张扬;心境空灵清明,如同空旷的山谷,旷达而不狭隘。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

因此老子认为真正有道之人,从不刻意显示自己有道,自以为了不起。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很平凡,平凡到混混浊浊,没人识得。但对于这样的境界,老子也难以用语言文字去界定他,若要勉强形容的话,只好拿山谷、朴、释冰等等意象来象征他的境界,但也只是外形的描述而已。

第三、修道的方法:静与动

如果想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只有一个办法:浊以静—静以清—动之徐生。好好在混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稳定下来,使之如一杯混浊的水一样,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而成为一杯清水。但水若完全静下来,也是不行的,有句古话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还要做到“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只有能流动的水,才会有生机出现,就像我们装在桶里或瓶子里的水,如果长时间不喝,就会过期,而不能喝了。老子告诉我们在静到极点后,要动起来,以后则会生生不息。这也如同儒家《大学》中修身养性的过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同一个路线,只是表达不同而已。

第四、盈满则亏

世人常因贪心不足而陷入对完美的追求而不能自拔,往往不能得偿所愿。所以我们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正是因为不过"盈"过"满",所以能去旧生新。

就像我们从小到大,长辈告诉我们吃饭要吃“七分饱”,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健康。特别是现在社会,有很多年老的朋友,迷恋保养,吃保健产品,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会给我们其他的身体器官带来负担,所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

有遗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就像我们读的李商隐的名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虽然是永远追求不到的事,但回味时,那似有若无之间,该多有余味呢!不然,睁着一双大眼睛,气得死去活来,这两句诗所说的人生情味,就没啥味道了。也如儒家所说∶"谦受益,满招损"。"谦"字亦可解释为"欠"。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醉不了,还能惺惺寂寂。如果加一杯,那就非丑态毕露不可——"满招损"。又如一杯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一定非溢出来不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