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手工绣花女的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形容刺绣的成语

1、穿花纳锦 [ chuān huā nà jǐn ]【翻译】: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译文:走过的人一个一个看这个,个个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着披金的人。

2、描龙刺凤 [ miáo lóng cì fèng ]【翻译】: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织黹,饮馔酒浆。”译文:诗词和歌曲,琴棋书画,刺绣绣花,女工织布,喝酒浆。

3、描龙绣凤 [ miáo lóng xiù fèng ]【翻译】: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

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织黹,饮馔酒浆。”

译文:诗词和歌曲,琴棋书画,刺绣绣花,女工织布,喝酒浆。4、描鸾刺凤 [ miáo luán cì fèng ]【翻译】:意思跟描龙绣凤相近,指精美的手工刺绣。

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

【出处】:《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致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5、长斋绣佛 [ cháng zhāi xiù fó ]【翻译】: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后也形容刺绣很佛性很细心。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译文:苏晋长斋刺绣的佛像。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醉的时候往往喜爱逃脱禅寺。

2.描写刺绣的句子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我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描写刺绣的诗 1)咏绣障(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2)绣(唐·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 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 红叶枝枝不碍刀 3)九张机(宋·无名氏) 一张机 采桑陌上试春衣 风晴日暖慵无力 桃花枝上 啼莺言语 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 行人立马意迟迟 深心未忍轻分付 回头一笑 花间归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 吴蚕已老燕雏飞 东风宴罢长洲苑 轻绡催趁 馆娃宫女 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 咿哑声里暗颦眉 回梭织朵垂莲子 盘花易绾 愁心难整 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 横纹织就沈郎诗 中心一句无人会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 行行都是耍花儿 花间更有双蝴蝶 停梭一晌 闲窗影里 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 鸳鸯织就又迟疑 只恐被人轻裁剪 分飞两处 一场离恨 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 回纹知是阿谁诗 织成一片凄凉意 行行读遍 厌厌无语 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 双花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离别 从头到底 将心萦系 穿过一条丝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 刺绣针法 类别: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 直针 完全用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全在边缘,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

针脚太长的地方就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了。 盘针 表现弯曲形体的针法。

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其中切针最早,以后发展到旋针。

套针 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园顾绣,清带的沈寿时,就进一步发展了。 单套 :又名平套。

其绣法是: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擞和针 有称长短针。

这种针法是长短针参差互用的,后针从前针的中间羼出,边口不齐,有调色和顺的长处,可用来绣仿真形象。 抢针 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

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 平针 是用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

其方法:先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地上面,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花纹。

散错针 它以多种针法变化运用,达到阴阳浓淡适度,力求所绣的形体逼真。 散整针:是套针、施针、接针、长短针兼用的混合针法。

编绣 是一种类似编织的绣法。它包括戳纱、打点、铺绒、网绣、夹锦、十字桃花、绒线绣等。

这些针法都适用于绣图案花纹,所以也可将它们称为“图案绣”。 饶绣 是一种针线相绕、扣结成绣的针法。

打籽、拉锁子、扣绣、辫子股和鸡毛针,都属于这一类。 打籽:它是苏绣传统针法之一。

可以用它绣花蕊,也可以独立地绣图案画。 施针 是加于他针的针法。

这种针法要求疏而不密,歧而不并,活而不滞,参差而不齐。 辅助针 这类针法不是独立绣形体的针法,而是为了增强所绣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动性所采用的辅助性针法。

归入这一类的针法有:辅针、扎针、刻鳞针等。 变体绣 刺绣中,有一些借助于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艺方法,使常规刺绣发生变化的特殊绣法,就是变体绣,其中包括染绣、补画绣、借色绣、高绣、摘绫和剪绒等。

染绣:元代绣品中的人物、花鸟多用墨描眉目,以画代绣。染绣的方法,就是从这儿开始的,至今仍在沿用。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到了汉代,刺绣品的应用更加广泛,出土的实物也较多。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上海的露香园顾绣,就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

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并得到朝廷的赏识。到了清代顾绣不仅震海内,而且蜚声海外,吸。

3.描述“绣花”的成语有哪些

活灵活现[ huó líng huó xiàn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做工精巧[zuò ɡōnɡ jīng qiǎo]:精,美的意思,致,别致 别具匠心的意思。

精致,美好的 独具匠心的美好的意思,一般形容小的而美得物品尽态极妍[jìn tài jí yán]:指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4.描写绣女的诗句

一.咏绣障

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二 绣

唐·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 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 红叶枝枝不碍刀

疏影帘栊对绣屏,

鸳鸯织就怕针停。

长居深闺无个事,

此中清味要君明。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5.描写绣花的诗句

《咏绣障》

作者: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绣女怨>》

疏影帘栊对绣屏,

鸳鸯织就怕针停。

长居深闺无个事,

此中清味要君明。

《贫女》作者: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