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7层模型中数据传输顺序问题

电脑A发送一个请求的服务器B,请求的过程是不是先用户发送请求指令--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激活协议)--数据链路层(网卡或交换机)--物理层(网线)---然后才找到路由器的啊,为什么路由器是第三层呢?
就是用户发送指令----到网卡--到交换机--到路由器---再到对方服务器。顺序不是这样子的吗,怎么和7层模型的顺序不一样?求解,困扰好久了,这个问题。

第1个回答  2012-04-28
OSI的七层又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资源子网则主要指网络终端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了。而通信子网则主要包含为了实现终端间通信而设立的网络设备,包含交换机、路由器等。
对于通信子网而言,它的主要作用是路由,也就是找一条最优化的路径来传输,因此只需要考虑到网络层即可。其余的层次则是两端的终端才包含了。。追问

比如说A向B传输了个数据,这个数据在电脑A中的流程为:用户发送命令--应用层--表示层(转码)--会话层(建立会话)--传输层(数据段,激活TCP或者UDP协议)--网络层(封包?问题是电脑A不是路由器啊,怎么封装成路由器识别的数据包呢?)--数据链路层(封帧,网卡)--物理层(转换成二进制数据流,网口,网线)
我的问题是电脑A和B怎么封包解包?电脑A.B不是路由器啊,怎么封装成路由器识别的数据包呢?怎么读取数据包呢?谢谢

追答

发送数据包时,从上往下每经过一个层,要增加一个首部(链路层全封闭,还要加个尾部),这个首部的格式都比较固定,只要机器都安装了标准的协议即可完成。

对于网络层,假设A向B传送数据,那么在A的网络层创建IP头,这个头部中重要的数据有目标地址和源地址,分别填写B和A的IP地址就是了,其他项根据本数据块的相关内容填写。至于楼主疑惑的封包解包问题,只要都遵循相同的协议,自然可以完成了。终端不是路由器,它不需要路由策略,路由策略是路由器的主要任务。

我觉得楼主是不是认为只有做路由选择时才会去考虑封包解包啊?那样理解其实有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