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帮子”李木匠家就是煤矿工亡家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7

工伤的阴影与永恒的哀痛</


工伤的不幸,对于那些尚能存活的工伤者而言,尽管痛楚犹存,但他们毕竟还拥有一线生机,享受着矿上的关怀与福利。然而,对于“沟帮子”李木匠家,他们是矿工工亡家属的代表,他们的生活轨迹被深深的悲痛所定义。


沟帮子,是南煤电厂曾经的荣光之地,矿山的住宅区宛如一幅随山势起伏的画卷。那些红砖平房,像一个个简朴的音符,记录着矿山人的坚韧与辛劳。无论是“山上十六栋”还是“沟帮子”,每个名字都承载着矿工家庭的特定记忆。


这些平房虽简陋,却见证了矿山的历史变迁。最初,即使是书记和矿长,也只能居住在这种格局统一的两居室加厨房的房子里,这源自大跃进时期的努力。然而,性别比例失衡的矿山,使得女性工种尤为稀缺,下井的矿工们为了家庭的完整,常会迎娶农村户口的“半拉家属”。


“半拉家属”这个词,揭示了那个年代的社会差距。城镇户口享有口粮供应的保障,而农村户口则依赖于收成的好坏分配口粮,这使农村妻子成为“半拉家属”。她们不仅在粮食分配上受限,就连生活用品如食用油、布匹等也难以获取。


尽管生活艰难,但矿工家庭依然有其温馨之处。李木匠家在“沟帮子”的西头,他虽年过半百,但身为技术熟练的井下工人,妻子刘老蒯虽不上班,却操持家务,儿子俊田作为井下技术工,工作轻松且待遇优厚。然而,随着家庭人口的增长,他们决定在“沟帮子”自建新房,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自建房,是那个时代的象征,矿工们凭借勤劳和智慧,自发在矿边搭建家园。李木匠凭借手艺和人脉,盖起了三间连通的平房,虽然空间有限,却充满家庭的温暖。夫妇俩与儿子的两小间卧室,通过布帘隔开,尽管简朴,却也充满甜蜜与和谐。


生活虽简,但家庭和睦,收入稳定,让李木匠一家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俊田媳妇勤劳能干,为家庭增添了新的活力。他们的生活虽与矿工家属的身份相符,却也充满了希望和喜悦,尤其是新生的儿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这段故事,虽然平凡,却深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矿工家庭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坚韧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仍以爱和勤劳,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温暖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