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语文词汇教学当“鸡肋”】语文词汇教学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1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把人类的语言称作“词的语言”,“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像的”。法国语言学家马骞柯恩在《语言》一书中认为:“语言的主体就是全部词汇。”可见,构成任何一种语言的核心和主体都是词汇。那么,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应该是词汇,应当把每篇课文应掌握的词语,作为授课的中心与重点来对待。
  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少把词汇当成珍珠宝贝,相反,老师们只在蜻蜓点水般的正音之后,往往就把它们置之脑后而大讲什么“分段”和“主题”,拓展延伸去了。即使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生字词的要求,几乎都仅仅停留在“读读写写”即注音辨形上,而“遣词造句”这一极具重要的语言训练形式,差不多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关词的练习倒是不少,可惜大多都是注音、解释之类的机械、静态的练习;造句练习出现的次数很少,分量不及全册习题的1/10,而且,其中有的还只是兴趣题,可做可不做。
  而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词语,学生们是否真正地大部分会读会写(这应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吧)了呢?非也!分析每次考试(段考、期考、中考等)的有关试题,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一考项的得分率是相当低的。最近,我做了一个九年级段的专项调查: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40个词语共100个汉字(包括刚教过的和上学期所学的,每字1分)让学生进行听写,结果是:最好的一个班级前10名平均得分为85分,最高的95分,后10名平均得分是50分,最低的9分。大多数成绩在60多分。如此看来,词语识记的状况实在是过于糟糕了,更何况是运用!从学生的作文情况看,“词汇贫乏症”便成了一大通病与顽疾。分析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发现能够在作文中应用上初中学过的1000多个词语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心。“词汇”难道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吗?
  不少有识之士就曾呼吁“扩大识字量和词汇是初中阶段刻不容缓的任务”,有人曾专门对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指出“语文教学应当首先过好识字关”,但是许多师生对“最常用、最基本的字词恰恰忽略了!”要确立词汇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核心地位,语文课堂如何做呢?
  首先,变革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意识到词汇在语言表达和思维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学好造句。”所谓“通顺,主要是用词造句的问题。而在造句的问题上,主要是用词不当”。张志公先生则讲得更为具体:“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一个人如果知道的词很有限,或者懂得不少的词但是不知道怎么用,他的语言能力一定不高……‘词不达意’,也往往是词不够用的结果。”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把词汇教学和关于模仿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知道的词多而且掌握得好,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差。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当更重视词汇的教学,重视逻辑思维的训练。练习要从词句练起,再逐步练习写成段成篇的文章。词句的训练应当进行比较长的时间,现在有些学生,一直到中学毕业,写作能力还不符合要求,原因之一就在于过早丢开了这样的训练。
  其次,应当明确,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以词汇为核心,并非是要削弱或取消阅读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应有地位。恰恰相反,强调语言因素,只会进一步使阅读和文学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从而切实和避免连篇累牍、喋喋不休的架空分析。那么,究竟怎样构建以词汇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呢?
  
  1.加大词汇量。
  
  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增加每篇课文当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以便在长期不断积累和运用中达到量中求质、熟能生巧的目的。笔者随机抽查了实践一批典型的各种课文,发现每篇课文应当要求学生掌握的“三会”词语一般在30个左右。
  这些词语的筛选和确定有以下几点原则:
  (1)课文提示、注解和练习所出现的,尤其是带有生字的新词;(2)分析或欣赏重点、难点语段所需要的,即一般所谓的重点“词语”;(3)典雅优美或文言意味较浓的书面词汇;(4)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而学生又经常写错的词语。
  
  2.进行以词汇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的几个步骤。
  
  第一,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先由学生各自筛选出一批自认为精美、管用的新词,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达成某种共识,然后把经师生共同确认的词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写字本上。从学生的书写现状看,要求每节语文课抄写几百字,不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有效地加强对词语的记忆,一举两得。
  第二,在分析或欣赏课文时有意突出和强调词语的重要作用,必要时还可要求学生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来复述、分析课文的重要内容。
  第三,教师根据有关词语的一般搭配和习惯用法,选择其中的若干个,引导学生进行“连句组段”练习。这种练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3.强化词汇教学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词语教学绝非要大搞“词语解释、选择填空”之类机械呆板、劳而少功的练习。相反,应当尽量避免单独、孤立地死记硬背,应想方设法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加以理解和记忆。结合熟读、背诵重要的语段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要扩大和增加每篇课文词汇量的积累,但又不能贪多求全,漫无边际。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式的关键性词语务必抓住不放,他们往往出现在文章的中心和精雕细刻之处。
  (3)经常建立新旧词语之间的联系与归类比较,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例如,小学学过的“蓝蓝”、“瓦蓝”、“蔚蓝”三个描写天空或海洋颜色的形容词,到初中时就会增加“碧蓝”、“湛蓝”、“蓝汪汪”等词汇,这些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理解,归类记忆,形成必要的记忆网络。又如,小学生也许已经懂得“美丽”、“漂亮”、“华丽”等词的含义,中学生则就应该把“标致”、“富丽”、“瑰丽”、“绚丽”等词语纳入自己的记忆仓库。可分门别类地纺织相关词语的“关系网”,例如把学过的描绘花卉颜色、芳香和姿态的词语集中起来进行记忆,同时提醒学生,今后继续学到此类词语,要不断地进行收集和积累。这种滚雪球式的不断加长知识链条的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可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精巧。
  (4)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类或对举出现,也是帮助理解和掌握词义的妙法,特别是同一篇课文中如果出现这些词语,更要“如获至宝”似的抓住不放,加以比较和运用。
  (5)师生在讲解、讨论词语时,可以适当联系扩展,组合变化。例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可以告诉学生,需要时可把“披着蓑戴着笠”简缩为“披蓑戴笠”;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可以讲讲“几次三番”有个成语叫“三番五次”;“好意难却”常常还写作“盛情难却”等。
  (6)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带领学生“到生动的思想的源泉那里去旅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尽量用精确的词句表达事物的各种形态、颜色、声音和运动”。同时教师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对于语言自身含义的敏锐感受能力。例如,在群情激昂的声讨大会上,他必须学会深切地感受什么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在森林公园的深处,他应当感受到什么叫做“曲径通幽”,领悟到“幽静”与“静谧”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在调查分析学生们为什么记不住、用不上学过的许多词汇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发现,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鲜明的表象和现象联系起来。”“词语是在缺乏鲜明形象的情况下进入他们的意识的。”
  在最新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对词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如何在教学当中贯彻这个要求,还有待同仁们共同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