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而又残酷的社会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3-04
—浅谈学生就业前的思想教育每个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有一定的理想。几年学成之后,有的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更多的是面临着专业不对口、工资待遇低下、工作条件艰苦等问题。有同学写信回来说:“工作真是苦,每天12小时的工作,没有一分钟闲着。腿都站僵了,还要挨骂、受气。经常加班而得不到工资。我在这里不会有出路,学不到一点实用的东西,这里只能把我训练成一台会说话的机器。” 上面情况反映的是: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我们的学生迷惘、困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近年来,职业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如:有人提出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应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也有人提出“通才╉专才”的双元型培养目标等。但还有一个基本的东西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忽视了,回避了。这就是我们不愿意,甚至于不敢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社会——一个美好的但有时也是残酷的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手、面对求知的艰难与坎坷时,他们往往毫无准备,措手不及,甚至当了逃兵。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应付自如呢?我们只有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求职的艰难与坎坷、社会的严酷与不合理的一面,如实告诉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下几个问题,是我们在职业指导和就业观念教育中,应该如实告诉学生的。一、现代大工业的残酷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论著中,早就为我们深刻地剖析了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种种残酷性及不合理性。不论是什么社会,只要商品经济存在,就存在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由于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社会主义的分配供给制情有独钟。因而,我们否认或回避了商品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如:分配不合理;近乎残酷的管理制度;企业破产亏损;生产效率不高;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等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讲光明、讲成就的多,讲阴暗、讲问题的少。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教育时应多讲有问题的一面,并正确引导他们去正视这些问题。二、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年代,因此,要面对非常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旧体制下,各种社会组织实际上都是从属于行政结构的,责、权、利无法落实。在新旧体制交替的时代,会产生大量的不合理现象。如:凭借权力和关系可以不劳而获;凭借权力和关系可以参与分配;大量工人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原因。我们应该将这点告诉学生,正视现实,并教育学生在承认现实的前提下,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三、激烈的就业竞争会长期存在我国人口众多,近13亿的人口总规模中,就业适龄人口超过50℅,每年仅新增就业人数就有1200万人,再加上大量机关人员分流、工厂工人下岗,还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造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因而,形成了十分严竣的就业形势。并且,这种激烈的就业竞争还将长期存在。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敢于面对就业竞争这个残酷的现实。职业学校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这个社会呢?我们应该大胆地告诉学生:从客观上讲,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和丑恶是难以避免的,美与丑、正确与错误,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正视它们;从主观上讲,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甚至会跌大跟头。但只要我们敢于正视它们,敢于正视自我,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取得事业的成功。现阶段,职业学校在学生就业前的思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是人们的认识、精神。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主观又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现状,又要看到事物的发展。由此而发,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严酷的、丑恶的,不合理的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因而,我们必须正视它,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最终战胜这些困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 大力加强挫折教育。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由于学历和知识的限制,职高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好的工作是困难的。学历决定了职高学生在最初就业期间只能是“打工仔”、“打工妹”。而基层的工作又是十分艰苦的。电子厂的工作每天12小时以上,从事园林工作的每天10小时以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能适应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可能被淘汰。学校可以用各种实践活动,让在校职高生事先了解生活,尤其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实际,了解挣钱的艰辛。我校近年来,把在校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挣钱作为一项制度落实下来,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自身”、“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正如有的同学在打工体会中讲到的那样:“打工很苦,但苦中有乐。通过打工,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只有一切从基层干起才是现实的”。第三、大力加强独立意识教育。职高学生在校期间,正是奠定学生独立意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主观上有着强烈的独立要求。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独立意识——不依赖别人,对自己负责;相互合作,对他人负责。从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实作诸方面去培养他们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比如,让他当班委,锻炼他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实习劳动中,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他到社会这个大舞台去经风雨、见世面。这样,学生走向社会后才能生存。我校应把五会(会讲话、会写字、会走路、会礼仪、会公关)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加强训练。如: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求职模拟赛、辩论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大力进行学会生存教育。生存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职高学生毕业后生存的前提是在学校时能充分了解社会,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改变现实。我们有的学生刚到工作岗位上,不是抓紧时间提高自己,而是讲工种、讲待遇、讲条件,甚至离开工作岗位,当了逃兵。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又怎么能谈得上发展自己的事业呢?所以,我们要教育在校的学生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业以后,无论受什么苦,受多大的委屈,都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奋斗的目标。只有学会生存,才能从事自己的事业,也只有具备应付各种艰苦条件下生存的能力,才能把握机会,取得成就。
第2个回答  2014-03-04
是的,竞争压力太大了
对于当今社会而言
虚伪才叫作真实!
第3个回答  2014-03-04
社会怎样,要看你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你要是脆弱,社会就变得残酷,你要是坚强,社会就只是现实的走台阶,你会登上顶峰
第4个回答  2014-03-04
是的~
总是那么没有人性
缺乏人心
尽是虚伪
第5个回答  2014-03-04
不是的
社会很美好和谐社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