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的领导岗位如何担当作为

如题所述

所谓管理者,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由管理者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他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在每一个组织中,有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肩负着不同的分工和使命。
  管理者不应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特权群体,他们更应有着更大程度的担当,一个有担当的管理者,会在公司中有着更高的威信和更忠实的下属,有更高的个人魅力和管理能力,能够更出色的完成使命。
  有担当的管理者应当具备如下个人素质:
  一、勇于承担责任
  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标语:buckets stop here意思是问题到此为止,不再传给别人。每一位主管都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的辩解,一种人在不停地表现。做主管的要尽量地表现,少去辩解,要敢于负起责任。当出现问题时,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当准备去请教你的上司时,先自问一下,有没有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是不是非进上司的门不可?总之,要时刻记住美国著名管理顾问史蒂文·布朗的一句话: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必须得勇于承担责任。
  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人才
  有一些管理者,特别是在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中比较常见:不大重视部门员工的能力培养,更有甚者,担心有些能力特别出色的员工会“功高盖主”太露锋芒,盖过自己的能力,抢了自己的风头。
  管理者的工作中应当承担着“员工培养”的使命,要重视机会教育,管理者在发现员工工作方法、作风有问题时,要及时更正并利用好这次机会,教会其正确的工作理念。教育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主管应负七成的责任去教育他的下属,只有三成的责任是靠人力资源部门,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只管基础性教育。真正的主管要做专业教育。将自己的下属培养起来,无论对公司大局还是对员工的职业生涯都大有裨益,管理者不能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只顾个人得失,久而久之反而会失去人心。
  三、一视同仁、机会平等
  在公司文化中不应树立三六九等的观念,无论是对待本部门的员工还是其他部门的员工都应一视同仁。应当树立所有员工都是公司大机器中不可缺少的螺丝钉的观念,缺一不可,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值得尊重。
  公司制度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不以个人偏好特别优待某些员工。也不能因为工作分工而滋生优越感。在一些企业中的销售部从上到下都有着非凡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部门是为公司创造效益的部门,所以理所应当在公司中趾高气昂。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应当杜绝此类现象,因为如果这种氛围大肆蔓延,会挫伤其他部门员工的积极性。
  管理者是公司文化的掌舵人,发现有负面文化在公司中滋生的情况应从源头处杜绝,以身作则,避免公司出现“特权群体”的状况。
  四、了解下属、用人之长、因材制宜
  管理者更要格外细心,要去研究、深入了解下属,从他们的行为、动作、眼神、语言、思想上去判断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特点,要看员工的长处,用人长处。
  最糟糕的是把人都看成一样甚至盯住员工的短板不放。因为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文化、成长背景。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这些细节问题。
  员工需要管理者的肯定和鼓励,管理者应承担伯乐的角色,每一个员工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五、控制情绪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该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当一个领导者情绪很糟的时候,很少有下属敢汇报工作,因为担心他的坏情绪会影响到对工作和自己的评价。
  一个高层管理者情绪的好坏,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气氛。如果他经常由于一些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的整个效率。从这点意义上讲,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你的情绪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他会影响到你的下属及其他部门的员工;而你的职务越高,这种影响力越大。
  当管理者在批评一个员工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让员工感到你对他的不满。为了避免在批评员工时情绪失控,最好在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找他谈话。另外,有些优秀的管理者善于使用生气来进行批评,这种批评方式可能言语不多,但效果十分明显,特别适用于屡教不改的员工。这种生气与情绪失控不同,它是有意的,情绪处于可控状态。
  六、树立权威
  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完成使命,应当树立权威,这与特权不同,权威的树立是严格的践行公司的文化和制度,不破坏公司的规矩。很多管理者为了与下属搞好关系,希望部门氛围一团和气,就忽略了公司既定的制度,时常纵容下属,无视制度条款。
  管理者经常会在“人情”与“制度”中摇摆,一个管理者纵容下属的后果将变成无序管理,管理层应该是公司制度的捍卫者,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公司的文化和制度。管理者的担当还在于敢于用“法”治事,敢于严惩无视、藐视公司制度的人。以大局出发,不谋私利,不取悦不讨好,真正为员工成长考虑、敢于“得罪”员工的管理者,更能得的员工的尊重。
  温总理曾说:“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希望所有的管理者,都能践行如此信条,坚定的在自己的岗位上敢于担当,奋勇向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来,各地涌现出一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近日,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在见贤思齐中奋力担当作为》相关先进典型经媒体广泛报道,在各地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担当。这种担当或是情感上的,或是行为上的;或为自己、为亲友、为他人,或为家庭、为社会。担当是一种境界。在这个社会中,肯定有逃避担当、不敢担当的人。担当是一种责任。不担当行不行?肯定不行!你是什么人,就要干什么事。对家庭负责,这是老百姓的担当。对于干部来说,除了对家庭负责,还要对事业负责。担当更是一种自觉。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担当。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这就不是担当。就像工人扛大包,左肩累了换右肩,这就是一种自觉的担当。担当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很高的境界。但其实,担当也很具体。就是扛起来!也许,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担当就是回家后认认真真辅导好孩子的功课;也许,担当就是心存感恩给父母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我们如何担当。一是履职尽责;对于我们干部来说,就是要按照“有权有责、用权负责、负责担责、权责统一”的严则,不仅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乱作为、不作为,对事业不负责,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要敢于舍身取义,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二是主动担责。要主动挑起工作的重担,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都必须主动协调,贴近服务,努力化解,确保“不误事”;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精准扶贫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矛盾和纠纷,都必须敢于负责,主动化解,做到“不怕事”;在涉及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上,都必须清醒慎重,积极应对,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出事”。三是为民服务;坚持以民为本,在任何情况下办任何事情都要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创造和探索,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好、引导好、发展好。要坚持以民为先,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坚持以民为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快发展问民意、改革开放听民声
第2个回答  2020-10-10
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单位实际存在问题,大刀阔步去解决,树立良好的风气,把安全生产抓上去,把各项制度建立完善,千方百计提高职工幸福之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