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开始幸福征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关于整本书阅读活动,我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始了。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段全新的旅程。

我校专门组建了一个名为“整本书阅读专业引领”的微信群,受邀进入本群的老师,都是我校语文学科的骨干,她们在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推广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周五,利用上午第三节课,我们一起在一楼小会议室开展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讨会。

大家就“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怎么读?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怎么上?”等问题交流想法,力使我校整本书阅读活动规范化,统筹化地开展起来,真正让学生读有收获,养成习惯,提高素养。

研讨会由张淑君老师主持,她先领着大家学习了李慧香老师关于《让学生学会阅读

——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为什么要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不是创新,也不是变革,而是优秀阅读传统的回归。整本书阅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整本书阅读类型:导读、推进、总结。

导读课:了解整本书基本情况和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制定阅读。

推进课:分享阶段体验,解决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课:交流阅读感受和收获,达成共识,提升思想认识。

具体的指导方法和策略,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接着李占峰老师发言:怎样指导学生读懂,读透,把书读薄,对于老师来说,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实小的老师要有自我挑战意识,可能我不是最优秀的,但要做善于学习,会探索的那一个,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我们组建的这个群体,由中层领导、备课组长、兼职教研员组成,我们汇聚了一股强流,有责任,有义务,把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好,做好前沿的引领。定于每周六及时分享自己的好经验,好方法,或困惑,也要汲取大家的智慧,了解本年级老师的好做法,加以推广分享,然后我们把这些好方法进行整理,再分享到“实小语文共享吧”。

最后,李老师建议每周三的教研加入关于整本书阅读经验分享的内容。

六年级张萍老师接着说:整本书阅读活动中,要明确老师的角色:先读者,导读者,设计者,组织者。

整本书阅读,终极目标即是为读写结合做铺垫。老师的阅读指导要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如:低学段,要求学生读通,读完就行,可以结合书上的封面、封底,引言及书里的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需要表达能力。(不提倡学生去写)

高学段,要重视对阅读过程性的指导:导读、推进、总结。重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

张萍老师分享了自己班级的阅读情况,现在她们班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是《苏菲的世界》,引导学生看封面上的一只眼睛,一只蝴蝶,这是什么含义?还有外国作者的名字,和我们的名字是有区别的,如:外国人的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每日安排学生读30页左右,班级定时开展阅读交流会,并安排学生自由阅读,因为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所以要求学生静读,静思。

最后张萍老师推荐了一个博客,希望老师关注后,会有解惑和不同的收获。(新浪微博:相信童话的朱古力)

一年级郑纪丽老师,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经验她谦虚地说道:“我有幸受到赵艳霞老师的指导和韩利娟老师的启发,从上学期开始共读了两本书,《同步阅读》,刚开始真不知道从何下手,赵老师说你可以学习韩利娟,由于不在一个校区,于是我多处打听,明察暗访,终于发现了韩老师的秘籍,每天下午,韩老师早早到校,走进教室,就开始收拾卫生扫地,她动作轻,建议学生可以自由活动,学生都不说话,默默地拿起书,认真地读。于是我就告诉自己,我不知道玄机,直接模仿扫地吧。哈哈……”大家也被郑老师的幽默逗笑了,都说韩老师的办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的!”郑老师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孩子们坐在位置上,读得真认真,我忙完也会坐在教室和他们一起看,竟也能被故事情节逗得大笑,小班长认真巡视,看谁读得认真,声音洪亮,就在那一页上画上五角星作为奖励,小孩读的劲头更大了,结合书的内容,规定学生每天读15页,可以在家亲子读,课上集体读。因为读书多,孩子认字多,考试成绩明显提高了。”

最后郑纪丽老师说,她经常告诉家长一句话:要想孩子优秀,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优秀,起码到三年级之前,不要放手。

二年级张曼老师分享的是自己的方法和困惑,谈到现在读的《成语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很难,有很多生字学生不认识,有很多内容他读不懂,很多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如果硬性规定,很多孩子就敷衍了事,也起不到效果。

问题一抛出,很多老师附和,确实有这方面的困惑,张萍老师就此问题给了大家建议,“有些书是有难度,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入门书或工具书,可以先放一放,有需要了解的内容,他会翻阅这本书,等过段时间组织学生再读,因为整本书阅读,不是只读一遍,根据需要是可以重读的,甚至多读。”

郑纪丽老师也建议,“像我们低年级的孩子,确实不想读,我就安排家长读,让他听,前提是大家一起共读的书必须读。张曼老师迅速作了调整,决定先把《成语故事》停读,共读《花婆婆》,引导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然后向有梯度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三年级杨宁和尚星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结合本班实际,指导学生读有所得,除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还经常举行经验交流会,写读后感,已经读了两本书,学生逐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四年级张艳霞老师,也是将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的很夯实,感觉常规的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很有收获,但如何深入开展,让学生确确实实读有所获,希望有更多专家的指导。

韩晶老师是每两周借阅一次书,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爱上了读书,但困惑来了,她的学生偏爱读《口袋里的爸爸》一类书籍,对其它类的书籍却读不进去,可见,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导向,也是要面临的问题啊。

五年级韩利娟老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在读《失落的一角》这本书时,由于是绘本,全书没多少字,大部分是留白,于是,韩老师巧妙利用留白,把思考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融入角色,从自我出发,会怎么说?怎么做?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就上演了。韩老师指导学生做的阅读手抄报确实是不错的!

六年级田艳伟老师分享,在寒假指导学生阅读了《三国演义》、《万物简史》、《鲁滨逊漂流记》,重在阅读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

此次整本书阅读研讨会,大家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我校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

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的整本书大多是经典著作,要引导学生养成重读的习惯,尊重个体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基础,不搞一刀切。至于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和活动,需要发挥语文教师们的智慧。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能够陪伴自己成长的书,在不同年龄阶段获得不同的滋养。让“读书”回归读书的本来之义,让学生们多读些书,语文教育才更有语文气象,教育才更像教育,学生才更像读书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