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好的东西的成语怎么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A. 形容不好的的成语

1、因人废言:困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2、纳新吐故: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3、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4、鼠屎污羹: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5、难以为颜:颜:脸面。指非常难为情,不好意思。
6、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7、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8、只词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9、命与仇谋: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10、生世不谐:谐:和谐、融洽。形容人命运不好。
11、生不逢辰:辰:日子,时光。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12、有命无运:指命虽好,运气却不好。
13、六亲不和:指和亲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
14、如蚁慕膻: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15、半身不遂:遂:通“随”,顺从。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
16、养疥成疮:疥:一种轻微皮肤病;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由疥变成大疮。比喻小事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祸患。
17、薮中荆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18、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19、一言偾事:偾:跌倒,败坏。一句话说得不好,会把事情搞坏。
20、德不称位:品德和其地位不相称。指品德不好,而身居高位。
21、不治之症: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22、寝食不安: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23、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24、伊于胡底: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25、佛头加秽: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26、福浅命薄:福分浅薄,命运不好,无福消受。
27、法不责众: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28、不遗葑菲:原意是采集蔓青和萝卜时,不要困根部不好而连茎叶都抛弃。对有可取之处的人要尽量收罗利用。
29、屠毒笔墨: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30、好生恶杀:好生:爱惜生命。爱惜生命,不好杀戮。
31、落魄不偶: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32、度日如年: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33、生不逢场:犹生不逢时。旧时指命运不好。
34、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35、回天再造:回:挽回,扭转。指转变不好的形势,重新建设国家。形容忠心卫国,功勋卓著。
36、拿不出手:由于不像样、不中看或经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来。
37、小冠子夏: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38、雨僝云僽:指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39、数奇不遇: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40、敝帚千金: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41、命运多舛: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
42、谦让未遑: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43、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44、桃花薄命: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多悲惨。比喻女子容貌美丽但命运不好。
45、有才无命: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46、命薄相穷:命薄:命运不好,没有福分;相:长相。生来命运不好,没有福分,一副穷相。
47、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8、敝帚自享:犹言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49、渐不可长: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50、以日为岁: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51、时运不齐:齐:同“济”。遭遇逆境,命运不好。亦作“时运不济”。
52、迷而不悟:指沉迷于不好的事情而不醒悟。
53、不尴不尬: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54、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5、数奇不偶: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不偶:不遇。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56、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57、形容憔悴: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58、生不逢时: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59、罚不责众: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60、时乖运拙:拙:劣,不好。时运不顺,命运不佳。指处境不顺利。
61、肝胆楚越: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lz13.cn)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62、习非成俗: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63、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64、惟日为岁:犹言度日如年。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65、命舛数奇:舛:不顺,不幸;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指命运不好,事多不顺利。用以形容人的经历坎坷,潦倒失意。
66、我生不辰: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67、留落不遇:遇:碰到。旧指际遇不好,很久得不到提拔。
68、耳聋眼花:年老体衰者听力和视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69、一字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70、恶有恶报: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71、天下滔滔:洪水弥漫,到处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也比喻某种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风气到处都是。
72、数奇命蹇:奇: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蹇:不顺利。指命运不好,事多乖违。
73、佛头着粪: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74、寝馈难安:寝:睡觉;馈:吃饭;安:安闲。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75、大哄大嗡:形容动员众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实际效果并不好。
76、一齐众咻: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学习的环境不好,干扰很大。
77、文章憎命: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78、羞羞答答:答答:羞愧的样子。形容难为情,不好意思。
79、缘悭命蹇: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80、牛骥共牢: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81、在行嫌行:行:行业;嫌:嫌弃。干哪一行的人就嫌哪一行不好。
82、三好两歹: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83、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84、飞将奇数: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奇数: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
85、去住两难: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86、浪费笔墨: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87、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88、绊绊磕磕: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
89、夯雀先飞:夯:同“笨”,愚钝;雀:山雀,麻雀。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90、莺迁之喜:莺:黄鹂。黄鹂从不好的地方迁到好的地方。比喻地位由低而高。旧时常用作祝人升职或迁居之语。
91、勿念旧恶:勿:不要;念:记着。指不要总是对别人原来的不好之处念念不忘。
92、天年不齐:指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
93、有文无行: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94、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95、群蚁附膻:附:依附;膻:羊肉的气味。许多蚂蚁趋附羊肉。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96、不间不界: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97、凶饥妖孽:凶:谷物不收,年成不好。指饥荒灾害。
98、如蚁附膻: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99、时乖命蹇: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100、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101、以己度人: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102、贻误后学:后学:后来的学习者。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

B. 买东西质量不好怎么用成语说

买东西质量不好,用成语说: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表里不一,狡诈欺骗。语出《五灯会元》。
折叠典故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①者。国人尽服之②。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③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④,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叠译文
齐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 *** 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发展
严格地说,一些包装大师们、广告商们无形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消费者权益日"大张旗鼓地打假活动,看起来"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也许收敛了一些。但是,君不见"挂羊头卖狗肉"流毒中深,祸及池鱼。如今早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比如:"挂"着考察引进的"羊头","卖"的是公费旅游,捞美钞,泡洋妞的"狗肉";"挂"的是改革开放、观念更新的"羊头","卖"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已主义的"狗肉";机构改革,优化组合,便是以人划线,任人为亲,排除异已;精减机构,分流人员,便是以"我"为中心的大改组,大排队。瞧你不顺眼,"拆庙送菩萨",那招牌是红光闪闪,一切为了稳定大局,一切为了改革……实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挂羊头卖狗肉"始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灵公好妇人";"君主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给马脯于内也"其后,《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令史"条例附刘昭注:"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这里虽说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但那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挂牛头卖马肉者,即:说的是孔子的话,干的是强盗柳跖的勾当。
主旨是:任何事情都应当以身作则,才能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C. 形容食物很差的成语

食不下咽、食不甘味、食不遑味、淡而无味、啮檗吞针
一、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释】: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自】: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译文】:南霁云(南霁云慷慨陈词说)。:‘我来的时候,睢阳的人不吃一个多月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饭,义不忍心;虽然吃,但是难以下咽。’’
二、食不甘味 [ shí bù gān wèi ]
【解释】: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译文】:秦王害怕,睡不安,吃不香。
三、食不遑味 [ shí bù huáng wèi ]
【解释】: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自】: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译文】:我在外面,不是不好啊,而睡不安稳,吃不顾及口味的,我认为两方没能为念!
四、淡而无味 [ dàn ér wú wèi ]
【解释】: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五、啮檗吞针 [ niè bò tūn zhēn ]
【解释】: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出自】: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译文】:到了吃冷饭的时候,放一汤匙在口,互相看着很久,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

D. 不好的东西还认为的好东西用什么成语形容

不知好抄歹
善恶混杂
不辨忠奸
指鹿为马
是非混淆
黑白颠倒
玉石不分

【拼音】 (yù shí bù fēn)

【注释】 比喻好坏不分。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例子】 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岂能免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
12.泾渭不分
开放分类: 成语、词语、词汇、汉语、熟语

词目 泾渭不分

发音 jīng wèi bù fēn

释义 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E. 形容学习不好的的东西 的成语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足为法 足:值得回;法:效法答。不值得学习、效法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F. 形容不好的的成语有哪些

1.不祥之征

【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ēng

【解释】: 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2.不治之症

【拼音】: bù zhì zhī zhèng

【解释】: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3.恶有恶报

【拼音】: è yǒu è bào

【解释】: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4.不治之症

【拼音】: bù zhì zhī zhèng

【解释】: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5.其貌不扬

【拼音】: qí mào bù yáng

【解释】: 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 *** 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6.时运不齐

【拼音】: shí yùn bù jì

【解释】: 齐:同“济”。遭遇逆境,命运不好。亦作“时运不济”。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G. “东西质量不好还很贵”可以用什么成语形容

粗制滥抄造、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良莠不齐、狗尾续貂

H. 形容质量不好用什么成语

粗制滥造 歪瓜裂枣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
狗尾续貂 良莠不齐
不稂不莠 乱七八糟

I. 形容“不好的东西很快的出现很多”用什么成语

形容“不好的东西很快的出现很多”的成语:接踵而至 、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百孔千疮

J. 形容“质量不好”的成语有哪些

粗制滥造 [cū zhì làn zào]

[释义]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内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鱼目容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释义]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处] 晋·卢谌《赠刘琨》:“夜光报于鱼目。”

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释义]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名不副实 [míng bù fù shí]

[释义] 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