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黑疫的有哪些临床表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4

羊黑疫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又叫传染性坏死性肝炎。主要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春或夏季多发,以2~4岁的绵羊、山羊多发。多数病羊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羊黑疫的临床症状与羊肠毒血症、羊快疫及其相似,发病急,常突然死亡。少数病例可拖延1—2天,病羊主要表现为掉群,不食,反刍停止,精神不振,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达41.5℃,最后昏睡而死。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黑疫之名即由此而来)。胸部皮下组织经常水肿。浆膜腔有液体渗出,暴露于空气易于凝固,液体常呈黄色,但腹腔液略带血色。左心室心内膜下常出血。真胃幽门部和小肠充血和出血。肝脏充血肿胀,从表面可看到或摸到有一个到多个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的界限清晰,灰黄色,不整圆形,周围常为一鲜红色的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75px,切面成半圆形。

第2个回答  2018-01-04

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本病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特征。引起该病的病原B型诺维氏梭菌在分类上属于梭菌病属,为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本菌严格厌氧,可形成芽孢,不产生 荚膜,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临床症状本病在临床上与羊快疫、肠毒血症等极其类 似。病程十分急促,绝大多数情况是未见有病而突然发生死亡。少数病例病程稍长,可拖延1〜2天,但没有超过3天的。病畜掉群,不食,呼吸困难,体温41. 5°C左右,呈昏睡俯卧,并保持在这种状态下突然死去。

第3个回答  2018-01-04
‍‍

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氐梭菌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本病以肝实质发生坏死性病灶为特征。流行特点 本苗能使1岁以上的绵羊发病,以2~4岁、营养好的绵羊多发,山羊也可患病,牛偶可感染。实验动物以豚鼠最为敏感,家兔、小鼠易感性较低。诺维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之中,羊采食被芽胞体污染的饲草后,芽胞由胃肠壁经目前尚未阐明的途径进入肝脏。当羊感染肝片吸虫时,肝片吸虫幼虫游走损害肝脏使其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存在于该处的诺维氏梭菌芽胞即获适宜的条件,迅速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毒血症,导致急性休克而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以春、夏季节多发,发病常与肝片吸虫的感染侵袭密切相关。本病临床表现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等疾.病极为相似。病程短捉,大多数发病羊只表现为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可拖延1~2天,病羊放牧时掉群,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呼吸急促,体温41.5℃,常昏睡俯卧而死。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淤血,使羊皮呈暗黑色外观(黑疫之名.由此而来)。真胃幽门部、小肠粘膜充血、出血。肝脏表面和深层有数目不等的凝固性坏死灶,呈灰黑色不整圆形,周围有一鲜红色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3厘米,切面呈半月形。羊黑疫肝脏的这种坏死变化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这种病变与未成熟肝片吸虫通过肝脏时所造成的病变不同,后者为黄绿色、弯曲似虫样的带状病痕)。体腔多有积液。心内膜常见有出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