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一年级的孩子学什么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6
现在的孩子是正在打基础的时候,而写字做为一个要毕生使用的技能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认为,音乐舞蹈画画这些课外班可以暂时放下,但是写字是关乎一生的,所以不应该被放下。也许有些孩子并没有被上学的节奏打乱自己的作息规律,仍然可以一如既往的参加课后班,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强烈建议家长要让他们必须保留学习写字的课后班,因为这是必须的。写字从来不等同于音乐美术画画,它是需要一生来进行操作的,所以写好中国字是一个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技能。

对于那些需要调整生活节奏的一年级的孩子,一旦他们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节奏之后,我认为必须要把学习写字重新放回在课后班的第一位的位置上。我现在有的学生已经是五年级了,但是由于原来没有学习过写字,所以现在在学习过程之中有一些吃力。虽然进步是很明显的,但是家长也很后悔,因为没有让孩子早一点学习,而且孩子有可能养成一些不是很好的写字习惯,纠正起来也很麻烦。我希望这件事能够给那些一年级孩子的家长一点启示,或者说一个教训也好,千万不要临渴掘井。

小学一年级是为一切的技能打基础的时候,那么哪一个技能最重要?可能每一个家长想的都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写字是排在第一名的,它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音乐,美术,画画,舞蹈。当有一天,你不再去玩音乐,不再去学美术,也不再去跳舞,可是写字却仍旧是避免不了的。一个写字漂亮的学生不仅仅会在中高考为自己加很多的分,在以后的求职工作等其他阶段也同时会因为一手漂亮的字迹而被人欣赏,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把字写得好看了。
第2个回答  2020-10-16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从大了讲,可以是专注力、自制力和独立思考这类,往小了说,自己收拾整理书包书桌、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有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些也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如果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培养方式,很容易触发孩子对学习的抵触心理,让孩子更加厌学。

家庭教育中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属于行为习惯的范畴,两个互相关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映射,即生活习惯为里,学习习惯为表。

如果忽视、割裂两者的联系,那么家长花大功夫给孩子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就会像沙滩上的堡垒,会在时间浪潮下崩塌。

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忽视培养生活习惯的家庭,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

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能独立预习课程,有良好的写字习惯,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一切“美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一个二年级孩子的母亲感到欣慰。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父母干预,这个孩子的卧室可能乱七八糟,床铺角落堆着不成对的袜子,腐烂的苹果核沾在窗台上,拉开衣柜,就会被成堆的衣服埋住……

再回过头来看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确是预习了每一课,但是预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写字习惯很认真,但写的字总是缺胳膊短腿;孩子会主动完成作业,但作业可能会完成得很潦草很马虎……

这一切在最初几年,家长可能会以“孩子还小,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过几年就好了”来安慰自己,但是他们不知道,无论再过多少年,孩子的学习习惯都不会好转了,因为这一切学习习惯的瑕疵都是生活习惯的映射。

家长就是学习再多的课程,给孩子进行再多的训练,都是治表不治里,没法彻底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诸如此类,相信很多家长深有体会,下面我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方法,给各位家长作为参考。

先生活习惯再学习习惯
很多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觉得这个和孩子以后的升学工作挂钩。实际上,因为先有生活后有学习,孩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家长就可以在生活习惯上给孩子培养学习习惯。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学习上粗枝大叶,总无法合理规划时间写完作业,那么很可能每天早起上学也是兵荒马乱,经常丢了这个忘了那个。这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份起床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是:

喝一杯温水
刷牙洗脸
整理头发,抹油
吃早饭
根据课表检查书包、水杯,更换校服
出门
也可以是“起床洗漱、吃早饭、检查物品、出门“这种简单的。这个计划的目标还是让孩子了解每天出门前要做的事情,心里有个数,做完一件少一件。

将锁碎的出门前准备化作一个个有先后顺序的任务后,孩子就没有了畏难情绪,每做完一件事,就多一份成就感,困难的“早起”就变成了孩子喜欢的“打怪升级”。

在这一点中,家长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制定太高的目标,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几步开始,之后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强,家长也可以加入“读英语、跑步”这类的额外项目,这样就有机的把学习习惯融入到生活习惯中了。

另外,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的初期,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且督促孩子完成。待孩子适应一段时间后,家长可以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任务,这样孩子的专注力、自制力也就上来了。

减少唠叨,明确细节
孩子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定有很多家长看不惯的地方,很多家长会在旁边不断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些要求从“字写整齐”到“坐端正”、“别乱看”,琐碎而抽象。孩子在听到这些要求后,状态大概率是听到什么改什么,顾了这头忘掉那头。

家长唠叨久了,索性就会把这些提醒当成背景音,家长说了就做,不说就不做。这样的人为督促,永远也无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明确每一项的目标和实施细则,然后逐个进行。就比如坐姿,家长就可以先和孩子约定好正确的写作业的坐姿,然后和孩子约定一个完成目标的时间。

这个目标期限要切实可行,之后家长要坚持督促孩子完成,直到孩子不需要提醒也可以自主完成。

这时,家长就可以换一个别的项目啦,就比如整理书桌、连续写30分钟作业不做小动作之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