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1. 偿 文言文举例

偿cháng

动词义:

1、形声字。从人赏声。本义:归还;赔偿。

偿,还也。——《说文》

偿,复也。——《广雅》

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四》

2、报答;酬报。如:偿怨(报怨)等。

3、补偿;抵偿。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满足;实现。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名词义:

酬报。如:无偿。

2. 文言文的偿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3. 古文中偿的意思

(1) (形声。

从人,赏声。本义:归还,赔偿)(2) 同本义 [return;give back;refund]偿,还也。

——《说文》偿,复也。——《广雅》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四》(3) 又如:偿债(偿还欠债);偿付(归还所欠的债)(4) 报答;酬报 [requite]。

如:偿怨(报怨)(5) 补偿,抵偿 [pay]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 又如:偿罪;偿死(抵命);得不偿失(7) 满足,实现 [fulfill;meet]。

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4. 古文中偿的意思

释义 cháng

①<;动>;吃;品尝。《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②<;动>;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

③<;动>;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

④<;副>;曾;曾经。《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敌】试探敌人的强弱。《宋史?苏洵传》:“故古之贤将,能以兵~,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尝鼎一脔】尝其一二,可知其馀。语出《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脟:同“脔”。)

【尝新】尝食新收获的五谷。

5. 古文中的“偿”是什么解释

最好能给出那句话,才好解释。

〈动〉(1) (形声。从人,赏声。

本义:归还,赔偿)(2) 同本义偿,还也。——《说文》偿,复也。

——《广雅》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战国策·齐策四》(3) 又如:偿债(偿还欠债);偿付(归还所欠的债)(4) 报答;酬报。如:偿怨(报怨)(5) 补偿,抵偿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 又如:偿罪;偿死(抵命);得不偿失(7) 满足,实现。如:偿愿(实现心愿);如愿以偿。

6. 偿,尝古文意思为什么不同

这是两个不同的字,意思不同是很自然的。

尝:形声字,繁体字从旨尚声。从旨,表示滋味美。

“旨”字形像用匕(汤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尚”亦有“添加”之义,表示食物加在舍头上才能辨别其滋味。

本义,辨别滋味;品尝。引申义有:(1)尝试。

(2)经历。——以上是动词义。

(3)副词,曾经。偿:形声字,从人赏声。

从人表示将钱或物还给别人。“赏”亦有“称赞”之义,表示还人债务时宜对人表示感谢和称赞。

本义,归还;赔偿;偿还。引申义有:(1)报答;酬报。

(2)补偿;抵偿。(3)满足;实现。

(4)名词,酬报;报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