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shēng ér jiān hù
新生儿监护是设置监护病房,收治最危重的新生儿,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严重感染、体重低于1500g,以及复杂手术后等患儿。每张病床都有一整套常用的监护和治疗设备,包括辐射保暖器、心肺监护仪、人工呼吸器、氧气浓度计、经皮测氧仪、输液泵等,此外还有急救物品,如气管插管器械、吸引器、氧气及各种急救药物等。每个病室每日应有三班护士,病人与每班护士之比最好为1:1,除儿科医师外,最好还有麻醉医师协助,必要时其他有关科室如外科、神经科等也应参加抢救。在监护病房工作的护士需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使能熟练地使用各种监护治疗设备,了解各种可能导致病情变化的原因和初步处理,配合医师作好各种操作,并作好详细的病情记录。主要监护治疗设备的使用及护理如下:
过冷或过热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都会增加氧的消耗量。提供中性环境温度 (使氧耗量减至最低)是一项重要措施。辐射保暖器也叫开放暖箱,装置比较理想。辐射热从顶上发出,患儿身上有一个连接热源的热敏电阻。体温达到所要求的高度时辐射热源自动切断。这种保暖器的优点是: 婴儿裸体,使医护人员易于观察病情变化及做各种操作,缺点是皮肤水份蒸发较多。
①使用前须先预热。婴儿一经放入即接上热敏电阻,将电阻放在腹部并固定好。温度调至36.5℃(足月儿)或37℃(早产儿),电阻上面最好放一片锡箔,以减少环境温度的影响。②用辐射保暖器的同时应测体温。开始每小时1次。电阻脱落会造成过热,所以交接班时必须检查热敏电阻是否粘贴牢固。③用辐射保暖器的患儿每日应适当增加液体入量,每公斤体重20~30ml。
在监护病房抢救的婴儿可用心肺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用心电图示波,以尽早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给以处理。心肺监护仪都有报警装置,在荧光屏上可显示心电图波形与呼吸波形。有些监护仪上装有特殊按钮,护士发现不正常波形时可按此钮将图形在荧光屏上保留下来,以便给医生查看。为了使图形清晰正确,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并涂以适量的导电糊。如图形不满意、数字不准确应检查原因并设法予以调整,如①检查地线是否接好;②电极与皮肤是否紧密接触,必要时重新清洁皮肤或更换新电极;③可拨导联旋钮选择图形清晰的导联描记;④如机器过热应暂停使用。
使用监护仪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报警器应拨在“开”的位置,接好地线,经常注意电极下面皮肤情况,如发现皮肤损伤应更换电极位置。仪器报警时护士应做以下工作: ①照看患儿,关闭报警器;②患儿如有呼吸暂停,注意曾否呕吐,并吸出呕吐物,如无呕吐, *** 患儿使之呼吸;③若 *** 后仍无反应,且出现紫绀,应吸痰,用面罩给氧并通知医师,必要时插管给氧;④情况稳定后与医师一同分析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⑤重新将报警器拨在“开”的位置,做好记录。
对使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机的患儿,必须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气管插管的用具包括直接喉镜,各种型号的插管 (体重<1.2kg用2.5号、1.2~3kg用3号、3.5kg以上用3.5号),吸痰器,加压给氧装置,固定用胶布,丝线,鼻胃管等。以上用物均应准备齐全以备急用。插管时需护理人员2人协助医师操作。插管后摄X线片。应保证插管位置合适,呼吸通畅。按时为患儿吸痰、翻身,给以温、湿度合适的气体,并保证液体及热量的摄入。
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如病情突然恶化应考虑: ①气胸;②气管插管脱出或误入食道,或接头脱节; ③分泌物堵住管腔;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如气管插管固定不妥,应通知医师重新固定。拔管前应禁食4小时,彻底吸痰,加压给氧,并准备好插管用具。拔管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重新插管。
供氧是为了改善早产儿缺氧情况。如给氧过少会造成低氧血症、缺氧严重而死亡或遗留后遗症;氧浓度过高可造成眼部损害(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及肺部损害,护士必须掌握好用氧量: 用氧气分析计测定氧浓度,或用呼吸机上的旋钮来调整;按时作血气分析;维持血氧在50~80mmHg,如血氧过低应增加氧浓度,如血氧过高应以减少5~10%的速度降低,注意不要突然降低过多,以免造成右到左的分流。
是不用取血即可连续测定血氧张力的仪器。皮肤探头上有一加热圈,把皮肤温度加热至42~44℃,皮下小动脉扩张,血氧穿过皮肤进入探头,由氧电极准确测出氧张力。使用前应校对;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电极下面的皮肤情况。
输液泵可保证恒速输入液体,用于: ①持续恒速静脉输入短半衰期药物,如多巴胺、苯巴比妥钠等;②输入定量恒速液体如静脉内高营养; ③用盐水肝素恒速缓慢输入保持动脉插管畅通。输液泵主要有两类,一是滚动式,适用于较多的液体输入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另一种是注射器式,适用于50ml以内的液体输入。后者比较精确,可调至每小时1ml以下。输液泵应有报警装置,尤其是滚动式输液泵,可能有空气进入的危险。使用时注意: 每小时记录液体输入量; 经常检查注射部位,观察有无液体外渗情况;检查输液泵的速度是否正确。
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常用的操作技术有动脉穿刺、桡动脉或脐动脉插管、静脉导管、胸腔引流、中心静脉导管等。护理人员应了解每种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合并症,做好准备工作,并协助医师顺利完成。下面主要介绍桡动脉或脐动脉插管及胸腔引流:
主要用于采取血标本及测量血压,脐动脉插管还可用于输液。动脉导管应连接输液泵及三通管。带有动脉插管的患儿应设专人护理,观察末梢血循环情况,保证各接头紧密相接,不能有脱管和漏液现象。取血后冲管时要缓慢,操作时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程。
新生儿患肺部疾患如胎粪吸入综合征或因用呼吸机发生气胸,临床表现为病情突然恶化,须及时作胸腔引流。护理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消毒用具以备急用,导管插入后应注意有无气泡溢出或液面上下移动,并保持伤口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