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盖生产首先需要将铝板进行圆筒拉伸,是属于带压边圈的拉伸方式。目前铝盖行业普遍采用的压边方式是橡胶圈或弹簧压缩提供压边力,由于橡胶圈和弹簧的压缩特性,在压缩过程,提供的压边力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即先小后大,从而导致拉伸后的铝筒侧部壁厚存在不均的情况。而且橡胶圈和弹簧的经反复压缩后容易失效,压边力提供不均,影响产品质量。
铝盖因为其良好的密封性能、成本低、节能环保、食品安全性高、封口产品储存要求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白酒、保健酒、医药、葡萄酒和调味品等产品的密封封口。铝盖加工首先需要专用模具将铝箔板材通过拉伸变形加工成圆筒状,由于拉伸系数小,产品尺寸精度要求高,通常需要带压边拉伸。目前铝盖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橡胶圈或弹簧压边方式。橡胶圈和弹簧在压缩过程提供的压边力存在一个先小后大的变化过程,不利于拉伸。而且橡胶圈和弹簧的经反复压缩后容易失效,压边力提供不足或不均,影响产品质量。
一、铝盖一次拉伸模具气动压边研究
1、铝盖一次拉伸模具压边的现状
目前铝盖一次拉伸模具普遍采用橡胶圈压边方式。橡胶圈串连在螺杆上,采用平整的金属圆片隔离。螺杆旋紧在模具凸模中心正下方的下模板上,螺杆最下方用螺母紧固。模具的压边圈通过三根顶杆穿过模板与橡胶圈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提供压边力的结构。不同落料尺寸需要不同的压边力,通过螺杆下方的紧固螺母进行调节。橡胶圈压边方式见图1所示。
橡胶圈压边方式的缺点:1)铝筒拉伸过程压边力先小后大,不利于变形拉伸。2)橡胶圈反复压缩后容易失效。3)穿过下模板三根顶料杆在工作中容易磨损下模板,孔洞过大导致压边力失稳。3)橡胶圈在下模板下方形成一个长长的“尾巴”,装卸模具不便,劳动强度大。
2、铝盖一次拉伸模具气动压边的设计应用
如何克服橡胶圈压边方式的缺陷,需要改变压边力提供的方式。下面是气动压边的设计,见图2。
1.凸模2.压边圈3.落料刀4.底座5.密封圈6.密封圈7.活塞8.密封圈9.下模板10.压缩空气通道
活塞7与底座4之间、活塞7与凸模1模柄之间采用阻力小耐磨的密封圈密封,底座4与下模镗孔之间采用密封圈8打胶的方式密封,从而在活塞、底座、凸模模柄和下模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通过压缩空气通道10与外部压缩空气相接,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向上与压边圈相连,这样压边圈的压边力就可以通过压缩空气来提供和调节。
活塞上涂抹润滑脂,减小摩擦力,提高密封性。压缩空气单设大小适宜的储气罐,以保证模具内压缩空气压力的平稳性。
气动压边的优点:1)拉伸过程压边力始终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拉伸后铝筒壁厚均匀,生产产品同质性高。2)结构合理,密封圈耐磨,使用年限长,模具使用稳定可靠。3)去除了橡胶圈压边形成的长“尾巴”,模具装卸简便,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
二、铝盖二、三次拉伸模具气动压边的研究
1、现状
目前铝盖二、三次拉伸模具普遍采用弹簧压边方式,见图3。为方便出盖,拉伸模具为倒拉模形式,拉伸铝筒时,依靠弹簧压缩来提供压边力。弹簧压边存在的缺陷有:1)压边力先小后大,不利于拉伸,容易出现皱褶或拉裂。2)压边力的大小与选择弹簧的粗细和压缩量直接相关,必须选择适宜的弹簧。3)弹簧反复压缩后易失效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铝盖二、三次气动压边拉伸模具的设计应用
气动压边方式克服了弹簧提供压边力带来的缺陷。气动压边方式拉伸模具见图4。
1.气缸2.压边圈3.储气罐4.压缩空气通道
原理与上述的一次拉伸模具气动压边基本一致,在气缸1内置有活塞块,与气缸、模板和凸模模柄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从压缩空气通道通入压缩空气,给予活塞提供压力,活塞与压边圈相连,推动压边圈向前,从而形成了压缩空气提供压边力的过程。
在压缩空气通道的外部增加储气罐,储气罐带压力表,压力可调,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压力通过气压阀进行调节,从而给压边圈保持适宜的恒定压边力。
3、气动压边拉伸模具的新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三次铝筒拉伸的效率,并突破使用专用冲床的局限,采用旋转式结构进行拉伸。
气缸悬挂在旋转体上,采用上下导轨与凹模精密对应,气缸在曲线滑轨上运行,在旋转的同时完成上下动作实现铝筒拉伸过程。一次铝筒进给方式采用分度拨盘送料,从而保证进料位置精确。此种气压边结构可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
三.结语
设计研究实践证明,采用气动压边的铝盖拉伸模具,可靠性高,生产的产品质量优于采用橡胶圈或弹簧压边生产的产品,并可适应快速冲次的生产。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广泛地应用于铝盖生产的拉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