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峰上,有一座高如千丈的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鸡起鸣叫的时候,在塔上可以见到旭日东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怕天空飘浮的云遮拦远望的视线) 自缘身在最高层。(只因为身在此塔的顶层。)
参考: yahoo
飞来峰...........
登飞来峰王安石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他是著名政治家,宋神宗熙宁年间两任宰相,推行新法,改革政治。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半山园。在文学方面,他也很有成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立意高远,中心明确,议论透辟。他前期的诗歌多指陈现实,有感而发,语言激烈尖锐;晚年转写山水风光,更注重字句的推敲锤炼,又喜欢用冷僻的典故。这些风格,一方面继承了唐代韩愈的奇险怪僻,另一方面亦影响了后来宋诗的发展。 二背景资料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西,与灵隐寺隔溪相对,高一百六十八米。相传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曾说此山很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以飞到中国来,人们便称之为飞来峰。 王安石这首诗所写的,是不是杭州的飞来峰,历来都有人提出疑问。有人指出杭州的飞来峰无塔,和诗的内容不吻合。王安石所写的,可能是飞来峰后不远的北高峰。明清人引此诗,有题作《咏北高峰》的。北高峰海拔三百余米,登高望远,可以见到钱塘江。此外,亦有人认为飞来峰其实是飞来山之误。飞来山在浙江绍兴城南,其上有应天塔。 无论王安石登的是哪一座山,他都是藉登高望远,表达他高瞻远瞩的胸怀。王安石在1050年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江南时,登临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王安石到鄞县就职后,进行了一些改革,具有积极的实干精神,受到百姓的欢迎,却遭到守旧官吏们的阻挠反对。但此时王安石却是不畏人言,敢于革新,《登飞来峰》就是这种豪情的反映。 三注释 1.千寻:古代八尺为寻。千寻极言其高,是夸张的说法。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古人常用「浮云蔽日」来比喻奸臣进谗言蒙蔽皇帝、陷害贤臣,王安 石偏唱反调,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讥评。 3.自缘:由于、因为。 四赏析重点 这首诗是诗人三十来岁时的作品,写他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 诗人登上飞来峰上的千寻塔,鸡鸣时看见红日冉冉升起;诗人遥望远方,并不担心视线被白云遮挡,因为自己正站在塔的最高处。 本诗的前两句,写飞来峰和千寻塔的概貌。飞来峰原来就高峻陡险,且在这高高的峰颠上还有千寻高塔,诗人所处位置之高自可想而知了。通过夸张的手法,显现高远开阔的眼界。山高、塔高,所见则远,不仅水光潋灩的西湖可以尽收眼底,滔滔入海的钱塘江也隐约可见。由钱塘江入海,又自然地联想到海上日出的宏伟景象。诗人没有亲眼看见,所以用「闻说」。鸡鸣日出本是从前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但在古人的诗歌中往往带有神话的色彩。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说:「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在《天台》一诗中,孟浩然更说:「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王安石登高远眺,自然想起了古人关于海日天鸡的诗句,引出美妙的遐想。 第三、四句表现了诗人由登临的欢愉心情,进一步生出积极奋斗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经世济民的才华。「身在最高层」,浮云已是飘游脚下之物,自然不能阻碍他的视线;心在最高层,则小人琐碎纷杂的闲言,亦自然不能扰乱他的改革方向。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年青政治家的抱负和自信。古人常用「浮云蔽日」表达自己政治见解不被皇帝采纳,反受小人的陷害。而王安石的诗却是胸怀豪壮,表达出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立场和信心。 《登飞来峰》把眼前的景物、自己的感受和前人的诗句,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报国的情怀,施展抱负的决心,意旨深远。「浮云」一语,故然可以专指当时王安石所处的政治环境,但亦可以看作生活道路上的障碍,还可以比喻一切蒙蔽真理的事物。诗人在这首诗带出的,是富有哲理的主题。
参考: cd1.embedcity/cd/chi/jilei_2004/word/shi100/shi75.doc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以下是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 王安石画像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生于抚州 (今属江西),出身官宦之家,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时任参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于新法中关于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 *** ,在民间由于改革推行难度大,反而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又遭到知识分子的敌视。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为人特立独行。据载,他常不梳洗就出门会客,看书入神时则会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也不知道。署名苏洵但普遍认为是伪作的《辨奸论》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写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轼和王安石也历来不睦,王安石喜好惊人之言,苏轼曾作文讥讽。民间也有不少两人斗智的故事。 历史评价 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历史上的评价多有不同。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次通过修史的方法对其改革进行定性,指出王安石变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灭亡(有说法指出是南宋朝廷为了推卸皇室的责任)。以后历朝历代均以此作为依据,对其变法做出这样的判断,以至于在宋元话本里有文章专门讽刺。 但是王安石的家乡的一些文人出于同乡的原因进行了一些争辩,例如陆九渊等。 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变故,改革的呼声日益提高,所以对王安石变法开始进行正面的评价,主要的人物有梁启超、严复等,他们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呼吁改革精神。以后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民国时期有所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王安石的评价主要从阶级等角度出发,以后逐渐取消了这种方法,从具体的利益角度来看他的变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侠、邓广铭等。 在海外,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就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能力而无法取得成功。
参考: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