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二十多岁,为什么就时常感觉生活没有了希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朋友圈里大家争相晒出旅游合集的照片,撩动着所有人蠢蠢欲动的心,却又在炎热天气的炙烤下回家老老实实的呆着。

刚买回来的书,至今依然规规矩矩地躺在书架上,有的翻了几页,有的连包装膜都没撕开。

以前刚买了新衣服,新包包,都能高兴好几天,现在买回来的衣服,穿过一两次就不想再穿,压箱底都嫌占地方。

朋友发信息叫你出门吃饭,你觉得还要洗个头,还要化个妆,还要顶着烈日,出门一趟好麻烦,还不如就呆在家里吹空调吃薯片。

朋友圈还时常有人吐槽,“生活很痛苦,突然感觉没有希望了。”“好想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日子啊。”“从觉得活着没意思,到现在觉得活着很痛苦。”诸如此类,很丧,又不容反驳的话。

这全是我以前的生活写照,我偶尔也觉得,生活怎么这么艰难,没有什么开心,也没有什么不开心,生活就如此平淡单调地一日如一日。

可我现在渐渐发现,生活就像万花筒,你扭到哪个频道,它就会回应你哪些内容,你认为它艰难,它就回应你繁重,你给与它恬适,它就会报之以歌。

你的生活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只取决与你的选择和心境。

跟你现在有没有房,你的父母有多少钱,你的年龄,文化程度都没有关系。

以前我也想要很多很多钱,可是因为太累,最后还是选择了安逸,进入了一家国企。

近几年的终日惶惶度日,我越来越恐慌,我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贵,想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我想给他们更好生活的目标连边际都摸不着。

二十多岁的年纪,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全部都被自己给杀死了。

我的一个姐姐,我觉得她口才特别好,情商也很高,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工作打拼了一年,就结婚生子了,然后换了一份工作,属于闲职,便有更多机会在家带娃。

她不只一次地跟我抱怨,好羡慕那些整天活得热气腾腾的女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为之忙碌的事情,有无限的可能,而她现在只能带娃带娃再带娃,觉得太空虚。

我能感觉到,姐姐还是一个有事业心的女人,我劝她:“那就做做你想做的事情,多学学要学的东西,等孩子长大了,你仍然有资本有实力重新建立事业啊。”

姐姐良久才坦诚道:“现在有娃了,没那么多精力了,若是再出去闯,成功了还好,一旦失败了的话….感觉输不起了。”

有人觉得相夫教子很幸福,这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

但是也有很多家庭和事业都可以兼顾的励志女性,她们有幸福的家庭,也有自己想做的事业或者工作,她们整天都开开心心的,充满正能量,无形之中也影响一个家的幸福。

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了一个框框,把自己圈在里面,自定义为安全区,外面的都是洪水猛兽,一个不小心,就会栽入万丈深渊,孰不知,我们也是把自己困在了牢笼里。

而我们并没有走出去看过大千世界,如此一说,岂不是井底之蛙了。

二十几岁,人生刚刚展开,我们就自定义,把自己框死在里面了。人生有太多的可能,都默默地断送在了自以为安逸的心境里了。

当我开始决定要开始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我:”你写这个有意义吗,有那么多大作家,你能写得过他们吗?”

我不置可否,我想说,也许现在是没有意义,但是我想写,我也开始写,我开始了阶段性的第一步,我天天都在写,不管写的是什么,既然我已经开始了,它就有了意义。

那些满口大志向,却迟迟不行动的人,他们的志向再大,梦想再远,到十年后,也许在他们口中仍然是梦想,而那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的人,也许不到十年,就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我相信,老天也绝对不会亏待已经行动起来的人。

连网上盛传的面部有伤的外面小哥都不畏惧生活,罩着面纱都要谋求一份生计,等赚到了钱,就去把脸治一治,他并没有因为这一挫折就郁郁寡欢,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走出去,凭自己赢得尊重,努力去打开希望,从此就能开启人生的新生活了。

后来我写文章,我发现我开始的并不仅仅是写文章。

我会写一个热点的时候,去关注新闻,去了解它,去思考,去探索。

我以前看完一本书,我的感悟只有“嗯,这本书写得真好啊!”“这本书不错”或者“还行,挺一般的”。只有滴滴点点的感悟,看完过几天就忘了它具体讲的是什么了。

而现在看书都带了很多问题去看,我会认真记下来,心想着以后也能成为写作素材,我会带着问题去读书,感觉接触到了新大陆,看完书,就有了特别丰富的感觉。

我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兼顾地做到这么多事情,时间真好,可以给我去做好多想做的,我看到了更多更丰富的世界,我也拾起了好多以前想做却迟迟没做的事。

比如画画。

比如看书。

我现在都在坚持做了。

只要做一件事情,得到了反馈,你就会感觉充满着希望,但是这个反馈也许了瞬间就有,也许是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才有,可这时,我已经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学到了坚持的意义,并且将坚持变成了习惯,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有时候不需要给我一个命题,我去看自己觉得好的文章,然后思考,我会怎么看待这个话题,思考得多了,就会想要去了解地更多,想要接了解更多,就会想要去看更多书,查更多资料,一篇文章写完,心境就会变得神清气爽,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没有看到,有那么多有趣的书都没有读到,哪儿来的时间去矫情,觉得没有希望呢。

王小波把人生的二十岁出头,称为黄金时代。二十几岁也正是最美好的年纪。

你迟早会参透人生的意义,会遇见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你不开始行动,没有人能够拯救你,愿我和你一起行动起来,互相鼓励实现最初的梦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