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历史也没有的,为何只有纠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1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因为真实世界从来就没有单纯问题。

你要考上清华,这很难。但这只是单纯问题,努力就够了,成功与否一锤子买卖,目标清晰、手段单一。你在哪里买房,看着简单,却是两难问题。市区的房子太贵、郊区的房子太远,目标纠结、选择艰难。

而比两难问题更难的则是棘手问题。全球变暖、贫富差距,你怎么解?你连方向都找不到,只剩一堆或有用或无用或有害无益的手段。所以,成年人的世界不仅处处都是两难问题,而且时不常还要思考棘手问题。

后之视前,总认为古人很蠢,总以为自己穿越过去就能横扫六合。但,历史和当下都是真实世界,而真实世界就从来没有单纯过。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中,你甚至都找不到两难问题,要处理的全是棘手问题。之所以认为简单,不是因为我们有了上帝之眼,而是因为我们简化了历史场景。在简版历史中,看到的只有好人和坏人,却看不到背后的纠结与犹豫。


如果把棘手问题做一个降维,简化成三难问题,那么我们能游刃有余地给出攻略吗?面对三个急迫又关联的目标,但手段和资源就那么多,我们能怎么做?或是,面对三个急迫又关联的手段,但空间和时间却没太多余地,我们又能怎么做?

马克吐温说: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但总押着同样的韵脚。

或许,我们能够获得洞察的地方,只是同样的韵脚,却很难找到可模仿的攻略。历史是大脑中的舞曲漫步,而当下却是现实中的镣铐起舞。

01.朱温的三难选择:战争主导一切、暴力输出天下

有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可选择余地。因为时势和格局早就把你限死了的。梁太祖朱温就是如此。

被封为汴宋节度使,于是朱温只能以汴梁为基地攻略天下。但是,这很难,因为汴宋是四战之地。

摆在朱温面前是个三个目标:战争统一、权力控制以及人心征服。


战争统一,就得拼命输出武力,让自己成为乱世中的最强诸侯,天下虽大,但定章程的只有最强者。

权力控制,就得拿出足够的价码,收买足够多的人来支持自己,对象当然是手下的一众骄兵悍卒。

征服人心,就得输出秩序、收取百姓人心;就得借力大唐余威,建立自己的合法性。

但是,很遗憾,朱温不可能三个全选。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大唐的宦官问题和豪族问题。所以,朱温只能把大唐这座大厦彻底推倒,然后重建大梁王朝。只有这样做,朱温才能放手暴力输出,兼并天下藩镇;才能拿出足够价码,收买将士人心。而至于输出秩序、收服百姓,就只能想也不想了。

所以,朱温从来不考虑道义情怀,而只是冷酷计算。

太监势力,屠戮殆尽;两京阀阅,丢进黄河;大唐宗室,一个不留。朱温只要天下而不要人心。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枭雄朱温只要兼并天下和万人臣服。

河南的秦宗权,消灭;山东的朱氏兄弟,兼并;山西的李克用,封死;关中的李茂贞,击败。后梁立国之时,朱温控制了今天的河南、山东全境,以及河北大部和江苏北部。

但,没了秩序、失了人心,又会如何呢?暴力了天下、也暴力了自己,控制不了人心、也控制不了江山。儿子朱友珪兵变弑父,枭雄朱温只是做了另外一个安禄山。

02.李存勖的三难选择:最接近成功,却功败垂成。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李存勖,同样面临着朱温的三难问题,但李存勖却比朱温更有优势。


战争统一,李存勖有五代最强军事存在,山西的沙陀军事武装自可横扫天下;人心征服,李存勖有大唐余威、代唐而复天下的道义凛然。但,李存勖也要面临抉择,因为目标太多而手段不足。

李存勖继承了大唐的道义,但也继承了大唐所有的问题。

大唐有河朔问题,后唐遭遇魏博兵变;大唐有宦官问题,后唐则有伶官惑政;大唐有藩镇问题,后唐同样亡于藩镇。

输出不了秩序,肯定收服不了人心,自然建立不了统治。但收服了人心,就一定能够建立统治吗?权力这头巨兽一旦控制不住,也会引火烧身。

又竖手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

这就是李存勖与朝堂群臣的关系攻略:天下都是我打下来的,跟你们这些谋臣猛将没啥关系?于是,天下未定而功臣屠戮,后唐的权力核心遭遇危机。李嗣源取而代之,再从头收拾旧山河。但李嗣源不是李存勖,根本没有攻略天下的雄心壮志。

大唐怎么亡的,后唐就是怎么亡的。大唐和后唐不止名字相似而且命运相似。在山西藩镇和契丹骑兵的双重打击下,兼并天下一百二十三州的后唐,只能在最接近成功时候,功败垂成。

03.后晋与后汉的尴尬: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少

战争统一,是通过暴力、从形式上完成统一。权力控制,是遏制暴力、从实质上奠基王朝。人心征服,是建构合法性、从精神上书写历史。

后晋,恰恰就一个目标也没得选。

人心征服上,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天下人心不服,朝堂人心不服。后晋,就是一个内外都被烤到焦灼的王朝。石敬瑭,对外得罪不起契丹,只能诺诺;对内招惹不起藩镇,只能唯唯,最后内外受气、一命呜呼。


战争统一上,后晋谁也奈何不了。继承了后唐的一百二十三州,但自己却割给了契丹十六州,而四川和陇右又被后蜀割据走了。除了灭国后唐,后晋几乎就没有可以称颂的战绩。统一天下,在后晋,永无可能。

权力控制上,后晋来自山西,而一旦入主中原,山西便不为晋有。山西刘知远虎视眈眈,天下藩镇人心思变。石敬瑭之后,更是一对妄人君臣主朝堂,贸然对契丹开战,弄得身死国灭。

契丹国主耶律德光骑马入汴梁,崇元殿上百官皆朝贺。当此之时,耶律德光何其威风。有草原骑兵这个最强军事存在,战争统一有输出不完的力量。但,契丹人也没得选。收取后晋幽云十六州,已经流血漂橹,更遑论整个中原天下。

中原人心,契丹雄主收服不了。耶律德光不得不感叹: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而权力控制,就更是一塌糊涂了。

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

杀胡林中真杀胡、三失雄主做帝羓,耶律德光只为契丹人捞取了一个大辽国号,然后契丹人仓皇南顾。

山西军阀刘知远趁着后晋国灭、契丹北返,偷袭得手,建立了仅后汉王朝。后晋没得选,契丹没得选,而后汉则是没有机会选。因为这个王朝只有三年寿命。刘知远成就了山西高地和沙陀骑兵最后辉煌,然后这一伙人就只能躲在历史的角落里黯然神伤了。

04.郭威的至暗时刻:人心征服只是点燃了希望

后梁,占据天下七十一州;后唐占据天下一百二十三州;后晋,占据天下一百零九州;后汉,占据天下一百零六州。而后周呢?

后周只比朱温的后梁强一点儿,占据天下九十六州。西有后蜀跃跃欲试,南有南唐图谋不轨;北有契丹、北汉虎视眈眈;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后周,局限在今天的华北平原、山东半岛和陕西一部这片开阔地带。关键是,该丢掉的战略要地早就丢光了。而草原与中原之争,已经日渐明朗。陇右和汉中能够遏制四川,但已经成了后蜀的地盘;幽云十六州,在后晋之时就已经是契丹人的地盘;山西高地,一直到宋朝都是北汉的地盘。

所以,后周还是一个没得选且没法玩的朝代。但后周却做得极好。

五代王朝多是杀鸡取卵。因为大家朝不保夕,谁也不会在乎百姓人心。但,唯有郭威开始了征服人心的努力,尝试着为中原天下输出秩序。

但,在竞争激烈的乱世,得道多助,只是儒家士大夫的情怀满满。一切仍是强者定章程、一切都是力量说了算,根本不会给天下苍生“民主选择”的机会。

所以,郭威的努力,也只是情怀了一番。郭威就想情怀吗?当然不是,而是他没得选,他能选的只有这个课题,而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件事。郭威面对的局面,是后晋和后汉一样的窘境。只不过郭威做出了反应,而不是坐以待毙。

但到最后,还是力量说了算。即便郭威输出了秩序、赢得了人心,但北汉虎视怎么解决?南唐的图谋怎么应对?南唐和北汉已经在于契丹暗通款曲了,而后周就是夹在群狼中的一块肥肉,因为后周无险可守。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契丹给了机会。辽穆宗庸主当政,所以,契丹的军事力量一直没有释放出来。但,给后周的时间并不多,后周危机四伏。

恰在这个时候,周世宗柴荣出现了。郭威只是擦亮了星空,给了天下百姓一个希望:乱世即将终结。但,真正终结乱世的,是周世宗柴荣,柴荣才是燎原之火,扫除了黑暗。

05.柴荣的终极攻略:最后仍旧只能是暴力输出

高平之战,是山西与中原的终极决战。此战,柴荣亲冒矢石、突入敌阵,击败了北汉与契丹联军。自此之后,山西高地只有形胜而无力量,再无称雄中原的可能。


公元955年,后周大破后蜀,攻取秦、凤、成、阶四州,主要是陇右地区,封死后蜀图谋关中的可能。

公元958年初,后周把国境线推至长江北岸,攻取淮河地区。此战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且取得淮水以南的食盐产地。自此,后周不仅在武力上称雄中原,而且在经济上称雄天下。

按照大臣王朴的建议,后周的第一战略对手是南唐,后周的第一攻略目标是占据长江以北。在公元958年的时候,柴荣已经全部完成。王朴接下来的攻略是灭国南唐、平定南方。在平定南方后,后周将灭国北汉、夺取幽州,实现天下归一。

以前是没得选,但现在终于有得选了。摆在柴荣面前的,仍旧是个三难问题:

战争统一,后周实现了军事第一和经济第一。

权力控制,后周朝堂已经是主雄臣能的局面。

但,人心征服的手段是输出秩序,而输出秩序是需要统治成本的。而这个成本却是巨大的。

攻灭南唐,后周有实力,但统治南唐、征服南唐以及南方人心,后周却付不起这个代价。北宋灭后蜀,只用了66天。但,随即四川内乱,又用了数年时间才实现了对后蜀的真正统治。

此时的后周就是一把快剑,剑之所至、无往不破。而一旦全定南方,后周这把快剑就会变成一把重剑,雄浑沉重却需要强腕操纵。于是,柴荣选择了契丹,趁着快剑还快,直取幽云十六州。

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但是,老天没能给柴荣三十年,甚至连十年的时间都没有给。在攻取瀛州和莫州之后,一代雄主柴荣随着五代乱世一同结束。

06.多做反应少做预测,因为预测不清

朱温没得选,他只能选择暴力输出,把战争统一这个目标发展到极致。因为汴宋四战之地,就是一个死地。战争,是朱温对乱世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然而,既生瑜何生亮,天上掉下来个李存勖,又天不假时,朱温与后梁成为历史。

李存勖有的选,但路走得太顺,刘仁恭、契丹以及朱温,在不长的时间里,要么被他打服、要么被他打死。他想要的是大唐往日荣光,但大唐的问题也成了李存勖的问题。大唐解决不了,李存勖和后唐也解决不了,最后成了过眼云烟。

后唐是最近接近成功的,但功败垂成。契丹的马刀砍过了长城、砍过了黄河。所以,接下来的后晋和后汉,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即便想对着三难问题费心纠结,但后晋是求之不得,而后汉是没时间去求。

而到了后周,中原王朝已经彻底没得选,也没得玩。偏偏这个时候,契丹人给了机会。在晋汉之交,契丹被打了一闷棍,然后不敢轻言入主中原。而辽穆宗一朝连自己都搞不明白,就不用说搞明白中原了。后周就在这个关节点,连续诞生了郭威和柴荣两个明君雄主。于是,郭威有机会输出秩序、征服人心,柴荣有才华输出暴力、战争统一。

看一看五代乱世的一众雄主: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以及柴荣。他们都是高瞻远瞩而洞察天下大势后,才成就了一番功业吗?

一个都没有!


他们都是在逼仄的真实世界中,纠结着各自的棘手问题。然后,没得选的时候,去孤注一掷;有得选的时候,去择急就切。面对乱世,他们只是快速地反应着,仅此而已。

大唐后期藩镇割据,然后藩镇混战,再后藩镇兼并,最后发展到顶级的五代乱世。当时之人,有谁能够看透这乱世格局?又有谁能轻言这乱世何时结束?

一个都没有!

无论你怎么预测,都不敢信誓旦旦。无论你怎么选择,都不能肯定执着。只能快速地反应,或是孤注一掷或是择急就切。人生最难的,不是做简答题,而是做选择题。

而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经验来面对选择呢?

你就是餐桌前的一位食客,餐桌上要么一道菜、要么几道菜。但,无论是一道还是几道,而你只有一副肚肠,只能选择一道。

你首先得果决,就是得选一道;其次得洒脱,认为自己选对了;再后得坚定,选了就要吃下去;最后得豁达,吃错了还能笑出来。你之前不能预测哪道菜更好吃,你之后也没机会预测哪道菜最好吃。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然后就能从历史中找到攻略方法吗?与其把历史当成攻略的算法库,不如把历史当成启发的经验库。“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但总押着同样的韵脚”。或许,这些韵脚才能让你收获更多智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