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厦村的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望厦村的村民都是迁移自福建厦门。望厦村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属香山恭常都辖村。但说其开村,碑刻的记载是明洪武十九年(即1386年)。及至清朝乾隆八年(即1743年),清政府应两广总督郝玉麟奏请,在望厦村设澳门县丞衙署,专责处理澳门的华洋事务。
此县丞衙署隶属於澳门海防军民同知(简称澳门同知),属香山县管辖。望厦村从早期的500馀户,约20多条里巷,其後逐渐发展成澳门半岛的大村落,街巷达130多条。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中美双方于望厦村普济禅院的后花园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条条约引致日后的一连串事端,成为澳门历史上重要的事件。1849年,亚马榴的大规殖民扩张引起“沈志亮暗杀亚马榴”事件,而这件事解决后,葡方仍故意挑起事端,进而再引起“梅斯基塔攻打关闸”事件。
1883年(清光绪九年),该村被澳葡当局占领,且将望厦村村民编入西洋户籍,该村居民随即组织“望厦乡民知守义团”来反抗澳葡统治,此反抗活动一直持续至1908年前后。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葡萄牙人驱逐望厦村的县丞与官员,拆毁望厦村的县丞衙署。当时县丞迁署前山城内,士兵退守白石村三山宫。望厦村民在城隍庙址自行组织“望厦乡民知守义团”,捍卫家园社稷。由于村民同心力抗和地势关系, 《香山县志》记载:“光绪十三年正月,外人逼索望厦村灯费地租,编列门牌,村人鸣锣号众,外人惧,却走。”又如香山知县李征庸在光绪十六年上奏“望厦村从未甘向外人交租”,可见当时望厦村仍未为葡萄牙人管治。及后望厦村因天然屏障消失,望厦村终被澳葡政府占据开辟马路。正如《澳门市街名册》所述:“望厦村,原日坐落望厦山西南山脚,迨后开辟美副将大马路时,已取销,现已不存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