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不吃生冷食物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1. 幼儿园不吃生冷食物小知识
幼儿园不吃生冷食物小知识 1.教案小班不吃生冷食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卡在喉咙的五角星》

1.教师提问 “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的做法对吗?”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他这样做了会怎样?” “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3.教师做适当小结

二、看图片

1.教师提问 “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2.引导幼儿讨论 “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3.教师适当小结

三、游戏判断对错

1.教师提问 “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师小结 -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2.教案小班不吃生冷食物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2.过期的食物3.腐烂变质的食物4.假冒、劣质的食物5.没洗干净的食物活动过程:一、观看录象《卡在喉咙的五角星》 1.教师提问 “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的做法对吗?”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他这样做了会怎样?” “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3.教师做适当小结 二、看图片 1.教师提问 “这些东西你吃过吗?”2.引导幼儿讨论 “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3.教师适当小结三、游戏判断对错1.教师提问 “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师小结 -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3.有什么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回答的食品安全知识问答
食品安全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3、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5、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6、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做出相应的措施,在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食物中毒时急救方法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 *** 喉咙,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4.有关秋季儿童的生活小常识
秋季保健

一、强化营养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二、及时驱虫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三、防范腹泻宝宝在夏天最易患腹泻病,入秋后腹泻发病率呈下降势头,但防范之心不可有丝毫懈怠。因为有一种称为轮状病毒的微生物正蠢蠢欲动,常在9月份或者10月份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为此,父母应帮助孩子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是堵住口入关。具体措施有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给宝宝喂奶前母亲最好用温开水洗净 *** 等。同时,应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健康儿童应避免与病儿接触。

秋天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阴津耗伤,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候,同时燥可伤肺,引起干咳少痰或洛痰不爽、咽干而痛、呼吸不利、喘息胸痛等症,甚则损伤肺络而见鼻衄、痰中带血。

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差,所以通过皮肤、肺和肾脏丢失的水分会更多,如果再加上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在秋季出现秋燥的情况就更常见。

孩子秋燥症表现为鼻塞、口干、阵发性咳嗽,甚至发热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可以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仅仅出现一些咽喉干燥、嘴唇干裂、鼻燥衄血、大便干燥等,医学上又称“小儿干燥症”。

预防小儿干燥症的关键是要补足水分,可多吃些含水分高的水果,如梨、葡萄、柿子等等,适当多饮开水或淡茶、豆浆、牛奶等饮品。尽量少吃过咸、过甜或者烧烤食品,以免引起阴津进一步耗竭,徒生内热内燥。

居住环境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如果感到室内干燥,可在卧室内放盆清水或者在地面上适当洒水。此外,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定时作息的习惯,不能过度娱乐或熬夜。
5.幼儿保健知识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幼儿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维护幼儿健康十分重要。

诀窍1: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防止幼儿出鼻血等症状。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诀窍2:少吃“上火”食物

*** 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诀窍3:呵护孩子皮肤

妈妈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诀窍4: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孩子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诀窍5: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孩子。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孩子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诀窍6:营养调理

多给孩子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诀窍7:及时打预防针

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能在孩子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诀窍8:保持环境卫生

不在幼儿园内及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烟头、纸屑等废弃物;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卫生、整洁、清新的环境。

总之,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您的孩子能健康愉快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