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田:成龙的酒仙师傅、袁和平的爹,97拳皇镇元斋都以他为原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很多80后男孩都还记得 97《拳皇》 这款经典格斗 游戏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款 游戏 中的中国因素 镇元斋 ,其实是有原型的,他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武术指导—— 袁小田


在成龙经典电影《醉拳》、《蛇形刁手》中,那个教成龙武功的酒仙师傅就是袁小田, 好酒、滑稽、红彤彤的大鼻子 ,果然与拳皇中的镇元斋如出一辙!

别看电影中的袁小田其貌不扬,鼎鼎大名的香港功夫电影班子 袁家班 ,是他创立的,甄子丹、张晋等著名武星,都是从这里走红。


而作为武术指导兼“玩票”演员,他能让自己的儿子 袁和平称为“神”,张国荣因他一句话改名,出演的苏乞儿令周星驰都折服。


袁小田究竟有何魅力?


了解了袁小田你才能知道,他的一生都是传奇!


01


1912年,袁小田出生在北平一个普通家庭。


在那个 风雨飘摇、动荡不堪 的年代,要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习武是最好的方法。


袁小田从小就修习 北派武功 ,我们在电视里能看到的什么十二路谭腿、鸳鸯腿、八步拳等,他都有研究,是一个有着真本事的武人。


当时还 没有“武术指导” 这个行当。由于很多戏剧表演中难免碰上打斗场面,为了让打斗场面更精彩,一些 名伶 会邀请 习武之人 进行指导。


1937年,袁小田就受到了 粤剧名伶薛觉先 的邀请,远赴香港,为其粤剧中的北派武打场面做指导。



将凌厉扎实的武术,转化成粤剧中潇洒又不失英气的动作,给了袁小田不小的挑战,但这段经历也让袁小田喜欢上“表演”的感觉,为其后的发展做下铺垫。


随着西洋电影在中国的影响逐渐加深,袁小田也经人介绍 步入影坛


不过袁小田的身形容貌实在太普通了,完全没有电影明星的样子。但他扎实的武术功底却深受剧组喜爱,于是袁小田成了一名 武打替身演员


当年火极一时的电影 《关东大侠》 ,袁小田就担任了女主角邬丽珠的武替,为观众们呈现了不少高难度精彩武打动作。



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快速发展,袁小田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凭借着专业、扎实的武术功底,袁小田在香港电影圈站稳了脚。尤其是在武打场面上,袁小田已经能为剧组提出建设性的指导,形成绝佳的视觉效果。


1960年,袁小田担任电影《铁臂金刚》的武术指导。但是这一次他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人员,“武术指导袁小田”几个字正式打在了电影的名单中。


就这样, 袁小田成了中国武术指导这一行当的“开山鼻祖”。

除此之外,他还成为 最早参与国外影片拍摄的电影演员 ,在英国电影《北京五十五日》中担任角色。



《剑影恩仇录》、《倚天屠龙记》、《雪花神剑》、《黄飞鸿》……这一时期的袁小田参与拍摄了大量影视作品, 洪金宝、元彪、成龙等人还是小配角的时候 ,袁小田已经成为剧组十分有分量的大人物。


而随着袁小田年事渐高,他也有意退居幕后,在他的几个儿子在他的培养下已经能独当一面,尤其是二子 袁和平 ,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一名武术指导,继续为香港电影做贡献。


02


1973,武术巨星李小龙先生意外离世,导致功夫片市场出现断档 。很多武师却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个个跃跃欲试,期望一炮而红。


香港导演王晶却讽刺道:


“一时间群雄并起,武馆师傅以为自己成了主角,但是各个都失败了。”


其实,之所以无人脱颖而出,主要是李小龙珠玉在前,其他人一味的模仿,只会让观众感觉腻味、不过瘾。


当时, 在袁小田的有意培养之下,他的儿子袁和平已经成材 ,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也从事武术指导工作。



袁和平看出来,要想突破当前功夫片的困境,一定要与李小龙的经典风格区分开,或许其他人很少尝试的 幽默动作片 会大受市场欢迎。


于是袁和平在父亲的帮助下,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 《蛇形刁手》


素有 “票房毒药”之称的成龙 被请来做男主角,父亲袁小田则成为剧中的隐世高手白长天。


不同于以往李小龙一身正气的角色,《蛇形刁手》中的成龙是一个市井打杂伙计,他的武打动作很新颖,像是 “蛇偷蛋” 这样的招式也会用。



电影上映后,鬼马精灵、诙谐幽默的风格竟大受欢迎,一时间《蛇形刁手》掀起香港喜剧电影的狂潮。


袁和平乘胜追击,又与父亲袁小田推出电影 《醉拳》


这次,成龙变成了黄飞鸿,而袁小田则成为 黄飞鸿的酒仙师傅苏乞儿


为了磨练惹是生非的黄飞鸿,不按套路出牌的苏乞儿让黄飞鸿大吃苦头,一会让他站缸,一会让他挑水。


后来苏乞儿将醉八仙拳传授给他,醉酒后黄飞鸿表情夸张、动作灵巧,让观众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而酒不离手、鼻子红彤彤的苏花子也成为荧幕经典角色。“玩票”的小老头袁小田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因为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岛国的格斗 游戏 《拳皇》还以袁小田的形象为原型,化身“镇元斋”。


就连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也大有向其致敬的意味。


而在《醉拳》之后,袁小田又主演了《老头拳头大馒头》、《醉侠苏乞儿》、《南北醉拳》等作品,并且多以滑稽的怪老头形象出现,其中《南北醉拳》更是在央视播出,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


03


不可否认,《蛇形刁手》、《醉拳》两部电影的成功,与袁和平的创新、成龙的表现力有很大的关系,但袁小田扎实的武术功底以及对角色的绝佳塑造,也是电影成功的助推器。


且袁小田对电影视觉效果的见解以及在武术指导方面的造诣,大大影响了袁和平的电影观,难怪儿子袁和平在采访中,会直接向父亲表示敬意:


“我把我父亲当是神。”



其实,除了袁和平以外,袁小田的其他几个儿子也在电影领域大有所成。


儿子 袁祥仁 早年混迹武行,从替身演员逐渐成为武术指导。而他的荧幕形象更经典,只要出现,就会成为点睛之笔。


例如《 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老乞丐。

《功夫》中的流浪汉。

这些蓬头垢面却 颇具神秘色彩 的角色中,很有其父袁小田的影子。


儿子 袁信义 是香港著名的反派演员,曾出演《长江七号》、《大内密探零零发》、《少年黄飞鸿》系列、《奇门遁甲》等作品。

儿子 袁日初 曾被袁和平力捧,出演了《鬼马天师》、《霍元甲》、《奇门遁甲》等作品。

儿子 袁龙驹 亦是武术指导和电影演员,曾出演电影《醉侠苏乞儿》、《武状元苏乞儿》。


几个儿子在电影方面皆有成就,在袁小田的开创之下,著名的功夫电影班子 “袁家班”成型并走向壮大 ,后续又推出了《黄飞鸿》、《笑太极》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好电影。


至今,袁家班依旧屹立在香港电影圈,很多名气大、口碑好的电影中,都能看到袁家班的身影。


而袁小田不仅将心思用在几个儿子身上, 对于其他后辈也很是照顾


当年 张国荣 从英国回来后,以张发宗的名字在 娱乐 圈寻发展。后来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袁小田,袁小田读着他的名字:

发宗、发肿……这个名字不好,很难红!


于是张国荣便把名字改成了“以国为荣”——张国荣。


后来哥哥果然大红大紫,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04

遗憾的是,由于长时间辛苦的剧组工作,袁小田晚年不幸患上了 肺癌


1980年,袁小田因治疗无效, 在香港病逝


中国第一代武术指导袁小田,就这样告别电影,永远地与观众说再见。


袁老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于是以武傍身,安身立命。


随着电影在中国兴起,他又投身电影圈,凭借扎实的武术功底为电影做指导,并且 开创了武术指导这一行当,成为袁家班的先驱。


每一部动作电影都融入了袁小田的心血,他用出神入化的武功、精湛的演技为观众们奉献出一幕幕经典。


那个 和蔼可亲、爱喝酒、红鼻头的小老头 ,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即便如今已经离去,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快乐的回忆。


袁老虽不在,但我们却可以重温他留下的作品中,感受一代传奇武术指导的风采与魅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