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最好?是饭前还是饭后?早上还是晚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1

面对一种药物,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问,这个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早上吃还是晚上吃?阿司匹林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当然也不例外。对于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来说,阿司匹林几乎是不可替代的。那么,阿司匹林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比较好呢?晚上吃还是早上吃呢?今天,陈大夫就着重解决一下这两个话题。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作用范围是很广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阿司匹林具有退热、止痛、抗炎的作用。在心血管领域,阿司匹林主要发挥着抗血小板的作用。对于冠心病以及脑梗死来说,阿司匹林是治疗的基石。

1、冠心病、脑梗死患者为什么要抗血小板治疗?

冠心病和脑梗死有着共同的致病原因,那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他的另一个名字“斑块”,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冠心病最害怕什么?当然是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心肌梗死就是斑块破裂导致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堵塞整个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这样一来,心肌梗死就发生了。脑梗死的急性发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阿司匹林能够防止血小板聚集,能够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数据比较有说服力,有一项涉及1700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研究证实,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脑梗死22%,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20%。这就是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脑梗死治疗的基石的底气所在。

2、阿司匹林为什么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这个血栓素A2可以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因此,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是不可逆的,一次用药可以持续7-10,这个7-10天差不多就是血小板的寿命。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问了,阿司匹林作用持续7-10天,为什么要每天吃药呢?每隔7-10天吃一次不是很好吗?这是因为我们的骨髓每天都在制造新的血小板,而血小板只要更新10%,就可以从功能低下的状态下恢复过来。每天阿司匹林要每天都吃。

从通常的观点来看,饭后吃药,由于跟食物一起,会减少药物对胃的直接伤害。阿司匹林普通片也不例外,是饭后吃比较好。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那就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注意两者的区别一种是普通片,一种是肠溶片。不要搞混了,普通片是饭后吃。而肠溶片则是饭前半小时吃最好,对胃肠道的伤害最小。

1、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伤害包括两种机制

阿司匹林可以说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药,虽然它的作用很广泛,但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也让人很头疼,最严重的则是导致胃肠道的出血。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相对对风险增加2.8倍。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伤害主要包括 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 。局部作用是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而全身作用则是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这个前列腺素对胃肠道的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2、肠溶片能够减轻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直接伤害

阿司匹林肠溶片,也就是在阿司匹林外面包裹一层包膜,这个包膜在碱性环境下才会溶解,而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下不容易溶解。

空腹的时候,胃内酸度更高,而且胃排空更快,所以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容易在胃内溶解,而且能够很快地被胃排进肠道。这样就能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直接损伤。

而如果饭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由于食物的作用,胃内酸度被食物中和而降低。另一方面,有食物存在,胃排空延迟,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更久。对胃的伤害也大。

所以,吃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是阿司匹林片还是肠溶片。如果是肠溶片,不要犹豫,一定是饭前吃。不信,可以看一下药物说明书。

解决了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的问题,再来看一下阿司匹林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的问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是存在争议的。

有的人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好,因为有临床研究证据证实:

第一个临床研究:

第二个临床研究:同一个老外做的,第二个研究的对象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反对者观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