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区别,患者促进和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如题所述

第一节,患者教育概述
(一)教育
广义教育: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切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使教育者掌握所希望的品质和行为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散的,都是教育。
医生教导不吸烟的父母,卫生老师教育孩子要讲礼貌、守纪律的狭义教育。 通常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技能传授、品德培养、智力和体力发展活动。
(二)健康教育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融入有益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评价教育效果。
核心
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鼓励人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了解哪些行为会影响健康,自觉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干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改变教育对象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而不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应该提供改变行为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服务
(三)患者教育
患者教育是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以医疗机构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健康教育,目的是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如医生告诉患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患者必须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活动必须是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可以观察到的变化是教育目标的变化(如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价值观、健康行为的形成等变化)。
第二,患者教育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教育内容:
科学、准确地引用数据是可靠的例证,具有说服力的是要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患者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由浅入深,由难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二)针对性原则
教育内容的目标
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目的
要优先满足患者需求,按轻重缓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时间合理分配,有重点的问题进行重复教育,长时间教育的方法也要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疾病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
(三)合理性原则
综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符合患者实际、合理可行的健康教育目标。
目标的实现要循序渐进
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应及时通过提问、观察操作、小试、问卷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判断目标的合理性
(四)通俗性原则
使用大众化的语言,给人一种易懂、易懂、生动的印象。
也要注意使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每个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技能和沟通方式来给予患者高度的信任。
(五)多样性原则
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
例如文字资料、照片资料、特别讲座、挂图、壁纸、新媒体资料、电视录像等。
可以成立同类疾病患者互助小组,使患者能够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疾病预防、疾病克服的经验。
(六)激励原则
健康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影响患者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患者学习兴趣,促进患者积极参与。
寻求利用激励手段激发患者的学习动机,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做到喝。
运用反馈机制评估患者学习效果,肯定患者学习效果
利用过去学习的经验和现实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进步,激发患者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
(七)患者家属参与原则
患者及其家属是否积极参与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对不能积极参与学习的患者,以患者家属为教育对象,特别是需要家属照顾的患者,要积极参与。
三.患者教育途径
(一)待机教育
根据疾病好发季节、流行规律准备健康教育资料
通过集中宣传或个别解答,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播卫生科学常识和自我保健措施
为候诊患者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候诊大厅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灯箱、壁纸、展板、视频等
(二)门诊咨询教育
不仅要面向患者和家属,还应面向社会大众进行综合咨询。
咨询内容
疾病知识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相关社会、心理知识要求:
教育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面、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清晰的表达能力
Tips )医务人员在患者检查、治疗过程中,认真准确地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包括心理咨询、优生优育、常见病、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疾病护理等。
(三)健康教育处方
教育者要以居民容易接受的形式,通过生理、病理、心理、物质、家庭、社会等方式传播防病和自我保健的科学知识,使人们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健康信念和态度,积极有益健康的行为
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处方、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等居民可在候诊大厅、诊疗室等地免费获得。
(四)随访教育
全科医疗连续性服务的主要方式
能连续动态观察患者健康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健康护理计划
优点: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方式:电话随访,随访时间:定期、随机内容:病情进展; 生活方式的干预; 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评价等
(五)住院教育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的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跟踪健康教育。
目的:
住院时间:尽早熟悉住院环境,稳定心理情绪,遵守医院制度,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等。
跟踪)向患者说明住院治疗结果、病情现状、预后、出院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运动、生活起居,巩固和发展出院后住院治疗的结果,防止疾病复发和意外发生。
方式:
住院健康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医嘱。
健康教育跟踪(来信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家访、电话咨询等
(六)研讨会和学习班
根据患者需求,以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健康问题普及防治、康复、保健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举办的研讨会或学习班。
对象:有特定保健服务需求的人或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属。
例1 )教育者通过预约方式聚集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系统阐述疾病的临床症状、防治方法、转归、注意事项等之间的问题。
例2 )举办患者教育培训班和健康教育沙龙,让患者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用身边的疾病经验教育自己和他人。 患者可以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知识。
(七)社会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卫生主题日”宣传咨询、义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等多种临时性社会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为当地报纸、刊物、微信公众号、电台撰写卫生科普稿件,与报纸、电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大众传播媒体联合举办健康教育专栏节目;
开设电话咨询服务,让医生解答居民心理卫生、家庭保健、饮食与营养卫生、母婴喂养、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第四.患者教育在全科医疗中的意义
)1)体现全科医疗人性化服务的特点
全科医疗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由于疾病因果关系复杂,患者需求多方面,加之患者疾病经历、生活方式和工作家庭背景的不同,全科医生提供的关怀应该有针对性,因此在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患者健康的关注
)2)实现全科医疗连续性服务的重要途径
患者因健康问题进入医疗服务体系后,全科医生与患者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全科医生通过在患者不同生命周期对患者实施的就诊教育、随访教育、健康教育处方、专题讲座等多种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不断获取疾病和健康的知识和信息,加强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实现全科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3)是早期发现疾病的征兆,做到早期预防
在开展门诊教育和随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观察,可以解除患者或家属此次就诊目的与发现其他疾病体征及影响健康的一致性,通过危险因素,全科医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预防,“
)4)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
解除疾病痛苦,既要依靠精湛的医术,也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通过患者教育认识到医患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互相依赖、互相鼓励、共同战胜疾病。
全科医疗是相对固定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可靠的医患关系是全科医生应尽的责任。
)5)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患者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并与医嘱一致的行为。
在与患者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全科医生在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时,向患者详细阐述了病情、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与患者的用药原则和方法,并达成共识; 处理时考虑患者个性和健康信念,合理引导,也是全科医疗高度投入情感的意义所在。
五.开展患者教育对社区医务人员的要求
(一)患者需求评估能力
(二)健康教育项目设计能力
(三)健康教育组织和实施能力
(四)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能力
(五)组织和协调能力
(六)开拓健康教育资源的能力
(七)健康传播能力
(一)对社区医务人员实施患者教育职业道德要求
由于疾病的威胁,患者需要医务人员的关注和帮助。
在社区里,患者不仅期待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更需要细致的真情服务。
请参阅。
在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密切关注患者,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语言艺术、情感交流技巧,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指导、说教和安慰
(二)实施患者教育对社区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
需要疾病的临床和护理技术
要指导患者提高自我防治能力。
对慢性病患者,全科医生除诊治疾病外,还应适应患者心理,干预患者行为习惯,指导患者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等。
必须为患者提供家庭保健和护理知识和能力。
这种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服务,要求社区医务人员具备医师、护士、健康保健人员、健康教育者等多角色能力。
(三)对社区医务人员实施患者教育心理素质要求
必须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从患者的言语、行为、情绪变化中,可以发现他们的心理活动,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请参阅。
必须保持稳定积极的工作热情。
患者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社区医务人员要一视同仁,用细心、耐心、热心、责任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有坚强的毅力,克服个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困难,承受来自患者、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各种压力,一如既往地开展患者教育。
第六.患者教育流程
第七.患者教育评估
(一)评估患者需求—评估患者和家属的学习需求和能力
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直接交谈,查阅患者以往的健康和疾病记录,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进行交谈等,评估患者和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和具备的学习能力。
1 .直接与患者和家人交谈(最常用) )。
内容:
了解患者患病时间及既往疾病经历、患病情况
你生病的时候想照顾谁;
询问患者目前的疾病情况
询问患者对健康的理解
询问患者是否了解家属对疾病的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理由和原则、可能的预后、患者的习惯和性格等
确认患者或家属是否需要精神或心理支持
2 .查阅患者现有健康服务记录
内容:
了解患者经常就诊的主要原因、就诊频率、就诊时间等
了解患者主要就诊单位和就诊医生
了解患者经常用什么方法求助
了解患者主要生活行为方式及对健康的影响等:
了解患者家庭主要情况、家庭可用资源、家庭疾病史等
3 .患者与相关医务人员的对话与沟通
内容:
了解患者的健康意识和求医意愿
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了解患者可以接受服务的时间、种类、方式
了解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在改变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中的作用
了解患者在疾病预防中积极性和作用功能的发挥情况等。
(一)评估患者需求—评估患者或家属的心理和情绪准备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心理和情绪状况,有助于确认全科医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
1 .患者常见情绪反应
不安)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实际情况有原因不明的紧张和志向不安。
轻度的不安成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动力
严重焦虑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功能,而且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客观评估自己的病情。
愤怒)常见于不能客观接受自己病情,认为治疗和护理效果不现实的人,也常见于家庭和职场中心人群
恐惧害怕:可能出现不明疾病本质、远离亲友、不明治疗过程等情况。
不信任)因以前生病或住院时发生的不愉快经历、医院内信息不一致而受损
2 .评估患者心理适应度
每个人都有适应和接受自己疾病事实的过程。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经验,患者表现出的心理反应和适应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心理适应过程包括否认怀疑或警惕调整转变适应成功适应。
患者进入转型期时,开展健康教育是比较恰当和有效的。
(一)评估患者需求—评估患者学习能力
(二)制定教育计划—确定患者需要学习的内容
在评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患者已经具备哪些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
1 .患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人体正常解剖、生理知识;
疾病病因及主要病例变化;
治疗计划原则和可能的结果
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可能带来的限制、生活方式的变化;
疾病的预期结果
药物治疗目的、安全剂量范围、应注意事项、副价用;
学习的内容
2 .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先顺序
)1)按照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论确定优先教育的内容
生理需求,即维持人类生命所需的知识,优先考虑马斯洛的需求五阶段理论(模型)
人生安全、健康、LAbraham Maslow .保障和家庭安全需要等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感情和归属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例如从亲人和朋友那里得到彼此的关心和照顾
自己有稳定、安全的需求;希望社会地位得到尊重,个人能力和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
自我实现需求的教育内容。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教育内容
为了真正实现健康教育,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健康教育的内容。
如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在利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注重患者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如果得不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变成同样的影子
打响患者血压控制,最终会影响健康教育
效果。
3 .具体如何操作
决定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目标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行为来制定。 为了便于评价,必须制定目标。 考虑患者实际情况的目标不能只局限于认知,在制定包括情感和操作技能在内的目标时,要有步骤、整体、具体的便于患者共同参与目标.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