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太后要毒死朱祁钰的太子,是因为自己的私心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7-24
是的。她为了保她的儿子能够重新夺回皇位,要毒死太子。因为太子不是孙太后的亲孙子,和她也没有血缘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07-24
因为朱祁镇才是自己的亲儿子,所以在机会合适的时候她要毒死朱祁钰的太子,这当然是有私心。
第3个回答  2020-07-24
是的,任何对她造成威胁的事和人,她都会提前去处理掉,前途是不能被威胁的。
第4个回答  2020-07-23

孙太后毒死朱祁钰的太子,这只是影视作品对于历史的加工再造,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但是历史上的孙太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至少能够太后的女人,一定不能够小瞧。

首先孙太后一定不会是一个小肚鸡肠的女人,恰恰相反的是,孙太后拥有着极其宽广的心胸与忧国忧民的风范。

土木堡之变之后英宗被俘,朝廷上下群龙无首再加上瓦剌的大举进攻,难道明朝要重蹈北宋的覆辙吗?就如同当年的宋朝一样,朝廷百官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当时孙太后在朝廷中的声望极高,所以她也就成为了当时人们眼中的主心骨。但是孙太后确实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着想,不仅拥戴没有血缘关系的朱祁钰为皇帝,并且下令固守紫禁城。要知道当时的朱祁镇是留下儿子的,那也是孙太后的亲孙子,但是为了国家社稷,孙太后还是决定让已经成年的朱祁钰当皇帝,我想拥有如此心胸的女人断不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成功打退瓦剌的进攻后,朱祁钰顺理成章的成为明朝的皇帝,而被瓦剌放回的朱祁镇却被自己的弟弟长期囚禁。不仅如此,朱祁钰还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些事情孙太后都看在眼里,朱祁镇是她的亲儿子她能补伤心吗?但是为了避免两人争夺皇位导致国家大乱,孙太后还是隐忍了下来,并且在最后等到了那个最合适的机会。

朱祁钰病入膏肓之后,孙太后默许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虽然让自己的儿子重登皇位,但是错杀了名臣于谦,光这一项朱祁镇就遗臭万年。

总体来说,孙太后的能够为国家考虑的大局观还是值得肯定的,并不是和慈禧一样的十恶不赦,只是有些时候也存在着自己的私心。

第5个回答  2020-10-10

说孙太后毒死朱祁钰的太子朱见济,并不见于正史,孙太后再怎么有私心,也不敢对太子下手。

说到这桩历史秘闻,其实关乎到一个历史事件——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率领50万大军和50多位朝中重臣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5万骑兵包了饺子,大明王朝所有的家当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明英宗也被俘虏了。

这皇帝被俘了,在大明朝还是第一遭,朝中一顿慌乱,官员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抵御瓦剌大军的进攻北京,在王文、于谦等人的谋划下,凑请当时的孙太后,请立峸王朱祁钰为皇帝。这孙太后是朱祁镇的亲妈,儿子被俘了,皇位又要被别人抢,她开始死活不同意。王文、于谦发挥了文人的忽悠、恐吓本事,劝孙太后说,如果北京不立新帝,那么瓦剌就会押解着明英宗朱祁镇一路开关打进北京城,那个时候别说大明朝亡了,连朱家子孙一个不留的全部被杀。

再说了,现在满朝文武都一门心思的打包行李要迁都南京,太后要是不做决断,我们这帮大臣可就真的走了。孙太后一听这话,大臣都走了,剩她一个在北京城干嘛,那就立峸王朱祁钰为皇帝吧。不过,孙太后却死活要大臣们答应一个条件: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这老太太私心的确很重,既想让峸王朱祁钰给他哥朱祁镇扛活儿,又不想让他这一支小宗霸占皇权,意思很明确,要么等明英宗朱祁镇回来了,把皇位归还给他,要么你死了,皇位归还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到底是亲妈护着亲儿子、亲孙子啊。

大臣们没有办法,就一口答应了,峸王朱祁钰也答应了,当前最要紧的不是太子,而是如何保住北京城。朱祁钰登基后,被称之为景泰帝,他的政治才能和天赋远远超过哥哥朱祁镇,他迅速的启用有用之人,比如王文、于谦、石亨等人,动员全国力量保卫北京,在景泰帝和大臣们的精诚团结下来,不但保住了北京城,还把瓦剌也先率领的几万骑兵打得落花流水,草草逃回了草原。

这大明朝算是保住了,实话实说景泰帝朱祁钰功高志伟,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景泰帝朱祁钰算是坐稳了皇帝位,不曾想,过了一年多,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居然被瓦剌给放了回来了。这个问题就大了,景泰帝朱祁钰还是很有策略,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太子朱见深给废了,然后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太子。朱祁钰不是违背了当初孙太后支持他当皇帝的诺言了吗?这个时候的景泰帝已经不是当初的峸王了,孙太后也不是当初可以影响皇帝的太后了。

景泰帝的实力大增,已经可以不惧怕孙太后对他的皇权的影响了,既然朱祁钰敢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直接违背当初与孙太后的盟约,他就不怕孙太后对他进行问责和清算,反过来说,孙太后就没有那个胆量敢来毒杀当朝的太子,景泰帝的亲儿子朱见济。根据史书记载,朱祁钰的太子朱见济其实是自然死亡,年少夭折,并没有多少阴谋的成分。

相似回答